“如果把犯罪所得比作‘脏钱’,洗钱就是给‘脏钱’‘洗澡’,让它看起来像‘干净钱’,但这个过程会污染金融市场,滋生更多违法犯罪。”9月开学季,东莞城市学院2025级4500余名大一新生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
为增强大学生洗钱风险防范能力和识诈防诈能力,提升学生群体金融安全意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联合东莞市反诈中心,走进东莞城市学院开展反诈反洗钱“开学第一课”,以接地气的方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学生听得懂、用得上的安全指南,助力筑牢大学新生活的金融安全“防护盾”。
案例“贴校园”,反诈反洗钱认知轻松入脑
活动现场,东莞市反诈中心警官紧扣“贴近校园、贴近新生”核心,结合大学生相关真实案件,深入讲解电信诈骗形势及常见陷阱等,提示学生“知对错、辨真伪”,增强风险辨识能力,远离电信诈骗活动。
针对大学生容易忽视的“洗钱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聚焦“出租出借银行卡”“帮陌生人转账换‘佣金’”“协助他人买卖游戏装备”“话费慢充”“校园贷”等真实案例,用鲜活的案例、直白的后果,让新生们深刻意识到洗钱风险就藏在身边的“小便宜”里,现场新生或皱眉思考,或流露惊叹神情。
方法“接地气”,反诈反洗钱意识真正入心
为让反诈反洗钱知识不仅“听得懂”,更能“记得住、用得上”,宣讲人员用通俗语言解读专业内容,以互动形式强化防范意识,让安全指南真正走进新生心里。“陌生人+通讯工具+虚构事实+引诱=电信诈骗”,活动现场,宣讲人员通过公式及要素拆解介绍电信诈骗定义,让同学们更加直观了解防范电信诈骗之法。
“有人声称是警察,要求你转账,该不该转账给他?”“有人找你借银行卡收一笔‘货款’,给你500元好处费,该怎么办?”……互动环节中,宣讲人员抛出系列问题,帮助大学新生回顾讲座内容。在场学生踊跃举手发言,现场氛围愈发高涨。
“我们希望通过‘入脑入心’的宣传,让防范电信诈骗和反洗钱意识成为同学们的‘本能反应’。”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开展更多贴近一线、贴近基层的宣传活动,加深人民群众对电信诈骗和洗钱危害的认知以及对反诈反洗钱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筑牢全民反诈反洗钱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