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烈日当空,井下作业的轰鸣声已在大朗镇(寒溪河流域)沿河管网段响起。疏通车伸出长长的机械臂,清疏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机器……这样的一幕,正发生在水务环境集团2025年专项清疏行动的各个现场。
近日,记者从东莞水务环境集团获悉,7月以来,管网公司聚焦“城市血管”畅通,全面启动2025年保障排水管网安全运行、助力水环境治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针对截流井、易淤管段、重点流域等关键节点,打响一场贯穿后汛期与冬春时节的清疏攻坚战,全力保障排水安全和水环境提升。
分阶段攻坚,超万座截流井和550公里管道清疏任务明确
此次专项清疏行动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明确分为“后汛期百日攻坚”和“今冬明春专项行动”两个阶段,从2025年7月持续至2026年4月。公司已制定并下发精细化清疏方案,系统梳理高溢流风险节点,锁定截流井、泵站前端、沿河管道、倒虹管等关键部位,建立“一井一策、一段一策”的清疏策略。
行动尤其聚焦长安、虎门(茅洲河—磨碟河流域)以及常平、大朗(寒溪河流域)等重点镇街,集中力量开展管网深度清疏。集团设定了清晰的任务目标:力争在行动期内完成超1万座截流井和超550公里管道的清疏工作,大幅提升管网过流能力,从根源降低淤堵溢流风险。
清疏成效显著,已完成管道清疏151.88公里
清疏行动一线,工人与机械协同作业,工程管理系统全程跟踪每项任务的执行进度与质量。通过“机械清疏+人工排查”相结合、泵池分级清淤等模式,清疏效率和质量得到有力提升。
截至目前,专项清疏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完成管道清疏151.88公里、截流井清疏3022座次,一批拥堵严重、影响排水的管段和节点得到有效疏通,为安全度汛和改善水环境提供了坚实基础。
当前,这场城市“血管”的大扫除,在紧张有序进行中。水务环境集团将持续推进专项清疏行动,以更高标准、更实措施守护城市水脉,助力构建人水和谐的美丽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