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中堂镇坚持不懈抓好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聚焦重点区域,清垃圾、清杂物、灭蚊虫,整治环境卫生,持续铲除蚊媒孳生地,不断巩固扩大防控成果,织密织牢公共卫生安全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演练采用“桌面演练+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图为消杀队员规范操作消杀设备 江南社区供图
以练筑防
开展虫媒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演练
8月24日,中堂镇开展虫媒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演练,进一步提升全镇对虫媒传染病防控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切实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演练模拟中堂镇江南社区发生一起基孔肯雅热疫情,该社区一名村民被确诊。疫情发生后,中堂镇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专班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迅速开展疫情处置。本次演练采用“桌面演练+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完整呈现从疫情报告、应急响应、流调溯源,到灭蚊消杀、入户排查和健康宣教等关键环节。镇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专班各组分工明确,配合紧密,桌面推演了信息报告、决策指挥、协调联动等关键流程,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现场实操环节,各应急队伍迅速响应,有序开展疫区消杀、入户排查、宣传教育、环境整治等实战任务。消杀队员规范操作消杀设备,入户团队细致开展健康监测和防蚊宣传,环境整治队伍彻底清理蚊虫孳生地,全面展现了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活动强调,要以此次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强化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扎实做好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聚焦快速响应和精准处置,严格按照“1335”防控要求,对发热病例落实“逢热必检”,确保“发现一起、扑灭一起”。要做好医疗救治,统筹优化医疗资源,完善分级分层分流诊疗机制,保障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救治。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抓好关键部位环境卫生整治,高效防蚊灭蚊,并强化宣传引导,多渠道、多形式普及防控知识,增强群众防病意识,积极动员家家户户开展卫生大扫除,清积水灭蚊虫,全面消除蚊虫孳生条件,从源头上防控虫媒传染病,共同构筑虫媒传染病防控的坚固防线。
■1200余条“灭蚊小卫士”上岗
实招迭出
投放灭蚊鱼、填充发泡胶、制作防蚊香囊
中堂镇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在防蚊灭蚊的举措上频出实招,成效显著,不仅有效降低了蚊媒密度,更凝聚起群防群控的强大合力。
1200余条“灭蚊小卫士”上岗。日前,中堂镇宣教文体旅办党支部购买一批“灭蚊鱼”,投放到一村村的农田、水塘、河涌中,通过生物防治方式,有效降低蚊虫孳生密度,从源头切断虫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别看这些小鱼个头小,可都是灭蚊‘小能手’!” 在一村村投放现场,工作人员一边向周围的村民介绍,一边小心翼翼地将一条条活泼的“灭蚊鱼”苗放入水中。据介绍,蚊子喜欢在水里产卵,尤其是水流平缓的水域,正是蚊虫最爱的“产房”,容易积水孳生蚊卵和孑孓(蚊子的幼虫)。而鲮鱼、鲩鱼这类鱼种,恰恰是孑孓的“天敌”。它们在水里游弋,大口吞食这些害虫的幼虫,直接从源头“掐断”蚊子的繁殖链。这种方法高效环保,能精准打击蚊虫孳生地,效果持久,而且利用生物链的自然克制,不污染环境,不破坏本地生态平衡,相比化学灭蚊,对人畜更加安全。当天一共投放1200余条“灭蚊鱼”,这些“灭蚊小卫士”正式上岗,将有效降低水体中蚊子幼虫的存活率,从源头减少成蚊数量。
发泡胶、砂土上场。日前,走进凤冲村、一村村等村(社区),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秉承着不放过一处隐患的原则,认真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的工作。他们仔细翻盆倒罐,将积水彻底倾倒,不给蚊虫留下繁殖的机会。对于一些难以清理的卫生死角,大家齐心协力,用刷子、铲子等工具,将堆积的杂物和污垢清理干净。令人关注的是,针对管盖凹槽、缝隙等一些没办法倾倒积水或者积水清理难度较大的地方,工作人员别出心裁,采用发泡胶、沙土等进行填充,彻底清除蚊虫的孳生地。“这法子不仅灵活,而且好复制。”工作人员介绍,发泡胶打进这些管盖边缘凹槽,能快速填充缝隙,让蚊子无处产卵,见一处填一处,将易积水的凹槽“改造”为顺滑的平面,效率高,成本低,有效破解了零星、分散凹槽积水的难题。这些小细节彰显了中堂村(社区)在防蚊灭蚊工作中的用心,有效降低了村里小型积水容器的数量,有效控制了蚊媒密度,为村民营造更加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
长者手作香囊。日前,在中堂镇公共服务办的指导下,中堂双百社工在一村村开展“巧制香囊,健康度夏”驱蚊包手工制作活动,通过“知识科普+手工实践”的方式,提升社区长者防蚊意识,共同筑牢健康防线。活动现场,双百社工详细讲解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的危害、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提醒长者主动检查家中及周边的各类积水容器,翻盆倒罐清积水,铲除虫媒孳生环境,切实阻断虫媒传播链。双百社工向长者们介绍了艾叶、薄荷、迷迭香、薰衣草、丁香等具有天然驱蚊功效的中草药,并带领大家一同制作驱蚊香囊。长者们边学边做、互帮互助,不一会儿,一个个清香四溢的驱蚊香囊便制作完成。“这个香囊不仅能防蚊,还能挂在衣柜里当天然香料,一举两得!”陈伯伯开心地说。
聚焦重点
企业、园区、校园、边角地齐行动灭蚊虫
工厂是生产制造、物料流转的核心区域,人员密集作业、车辆频繁进出,流动性强,是进行蚊媒密度防治的重点区域。9月6日—7日,中堂镇组织镇内工厂企业、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积水、灭蚊虫,切实为全镇企业营造安全、健康的生产经营环境。
9月7日,三木物流园区内一派忙碌景象,中堂镇经发局工作人员与袁家涌村工作人员一起,带领30余名企业员工开展周末“大扫除”专项行动。现场,大家有的手持扫帚清理道路两侧的落叶与垃圾,有的弯腰排查绿化带内的隐蔽积水点,还有的合力搬运废旧轮胎、空塑料桶等易积水容器。“这些不起眼的积水,就是蚊虫孳生的‘温床’,必须彻底清除。”工作人员一边示范翻盆倒罐的正确方式,一边向员工讲解虫媒传染病防控知识。针对物流企业最关心的货运车辆消杀问题,工作人员还登上货车,手把手指导如何对驾驶室、货厢等密闭空间进行规范消杀,现场完成5辆物流货车的消杀作业。
9月6日-7日,镇经发局组建专项检查组,连续两天下沉潢涌村、袁家涌村、槎滘村等物流企业聚集村(社区),对12家工业园、物流企业开展“地毯式”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督促企业负责人现场落实整改,确保问题“发现即处理、整改不隔夜”。
校园也是虫媒传染病防控的重点地方。9月7日,中堂教育部门组织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村(社区)等铺开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环境整治、科学消杀与健康宣教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打造“无蚊宜居”的校园及周边环境,切实守护师生身体健康。
9月7日,中堂全镇41所学校、幼儿园的912名教职工与学生手持扫帚、夹子、消杀设备等工具,深入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绿化带等重点区域,对卫生死角展开“地毯式”清理。大家弯腰捡拾垃圾、徒手清除堵塞沟渠的枯枝落叶,重点排查屋顶、闲置地、花盆托盘、绿化带等易积水处。135名专业消杀人员对垃圾桶、排水沟、草丛等蚊虫密集区域进行科学喷洒。与此同时,39家培训机构与8家托管机构也同步行动,工作人员与消杀人员分工协作,完成机构内外全域消杀。各村(社区)主动延伸防护触角,参与整治清理和消杀。
为加强“三边三地”脏乱差问题整治,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地,连日来,中堂城管分局以“全域覆盖、不留死角”为目标,启动“地毯式”环境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强化市容管控、清零卫生盲区,全力推动辖区环境“净起来”,为市民筑牢健康宜居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