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跨省落户当天就完成了。”役前教育期间,新兵方粤森如是感慨道:8月28日提交入户申请后,当天就完成跨省转入东莞户籍,让此前多日的焦虑一扫而空。
原来,老家在河南的方粤森大学毕业后来到东莞,进入东莞市水务环境集团工作。今年他选择参军报国,却因为非东莞户籍遭遇难题。
△方粤森
“征兵是有时间要求的。应征青年没有东莞户籍,是无法进入政治考核、役前教育、审批定兵等环节。”东莞市水务环境集团人民武装部相关负责人说,“在我们集团,此前也有两名员工参军遭遇户籍难题,后来得到镇街武装部的大力支持才得以顺利解决户籍问题。但他们属于本省跨市协调入户的情况。方粤森这样需要跨省协调户籍解决入伍问题的情况目前是首例。其特殊性在于,户籍问题涉及跨省多部门协作,流程相对复杂,时间紧迫,若不能及时解决,很可能错失入伍机会。”
东莞市水务环境集团武装部迅速启动应急协调机制,先梳理出户籍办理的关键卡点,后主动对接员工户籍所在地的相关部门,建立跨省沟通渠道。跨省协调中最大的困难是两地政策衔接和信息传递效率问题,最终在东城街道武装部大力支持协调帮助下解决问题。
8月28日,方粤森在东城街道武装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东城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当天即高效完成了落户事宜。他说,“以往,像我这种情况,正常落户东莞,需要10多个工作日。而这一次, 当天申请即办成。”
和方粤森一样,按下职场“暂停键”的还有东莞市水务环境集团员工黄文杰。他说,“参军报国梦想的种子埋藏在心中已久,我在公司同事、家人朋友的鼓励下应征入伍。”
在东莞市水务环境集团,每当有员工参军入伍和退役归来,都会举办欢送和迎接仪式,尊崇感满满,让黄文杰坚定了参军入伍的决心。应征入伍前,他在公司体检时体重达184斤,此后通过自律饮食和坚持运动,成功减重约40斤,最终达到了入伍标准。黄文杰说,希望自己能尽快从一名地方青年成长为合格的士兵,在部队淬炼意志、锻炼体魄、争取荣誉,最终实现保家卫国的理想。
△黄文杰
“方粤森和黄文杰在工作中表现十分出色,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无论是日常的巡检,还是工程技术相关任务,都能保质保量完成。在团队中,他们积极协作,乐于助人,和同事相处融洽。”东莞市水务环境集团武装工作分管领导接受采访时说,“他们选择在工作稳定后参军,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热血与担当。期待他们在部队中能刻苦训练,锤炼意志,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同时也期待他们退伍归来后,能将部队的优良作风带到工作中,为集团发展再立新功。”
近年来,东莞市水务环境集团不断强化国有企业政治担当,大力发挥国有企业制度机制优势,支持东莞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为军队、企业和职工实现三方共赢创造了良好条件。“支持员工参军报国,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彰显了我们深厚的双拥情怀。国防建设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作为国企,我们有责任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东莞市水务环境集团党委书记周峰说,“为鼓励员工投身国防事业,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包括保留员工入伍期间的职位,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发放补贴,保障其福利待遇不受影响,待员工退伍后可回到原岗位工作,同时针对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员工在岗位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