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东莞四位教师代表分享育人故事
东莞+ 2025-09-15 14:40:05

第41个教师节,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名单,东莞市东城虎英小学思政教师胡嵘苹光荣入选,成为广东省唯一获此荣誉的教师。此外,在最新表彰的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特级教师中,东莞共有106人、4人和27人分别获评。

9月11日,东莞市举行2025年教师节会见座谈会,市领导会见我市全国“最美教师”、南粤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及省特级教师代表。全国“最美教师”胡嵘苹、南粤优秀教师代表郑志熊、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黄楚刁、省特级教师代表黄川岗现场发言,深情讲述他们扎根讲台、潜心育人的动人故事。

胡嵘苹:27年坚守思政课堂,点燃学子“中国心”

“和战斗英雄吃的苦相比,这点热算什么!”东城虎英小学思政教师胡嵘苹谈起学生曾在39℃高温下祭奠先烈时说出的话,依然难掩感动。这句话背后,是她27年来在思政教育路上的默默耕耘与坚守。

面对“如何让思政课不枯燥”的提问,胡嵘苹的答案是:既要守“根”,传承红色基因;更要求“新”,让课堂“活”起来。她常带学生走进科技馆、革命旧址,在实景实情中感知家国情怀。当孩子说出“我想造一个能帮农民伯伯的机器人”时,她看见科技报国从口号变成了具体理想,“那一刻孩子们眼中的光,比任何奖状都珍贵。”

她坚信,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她不断播撒“爱祖国、有理想”的种子,不仅深耕课堂,还助力乡村教师成长、陪伴青年教师磨课,让思政教育的光热传得更远。

郑志熊:在“平凡”职教路上,成就学生“不凡”人生

“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东莞市轻工业学校教师郑志熊从省赛失利到国一等奖的逆袭经历,成为他教导学生“从平凡中创造不凡”的最佳注脚。

作为二星级粤菜师傅,面对学生对普通食材的轻视,他亲手将一块豆腐切成细丝、做成“绣球豆腐”,用技艺征服学生的心。备赛期间,他与学生约定“不满分不收档”,白天练技能、夜晚学理论,最终赢获省第六名。学生一句“谢谢老师让我明白拼搏最可贵”,让他更加坚定:职教不仅是传技,更是塑人。

黄楚刁:做学生身边那盏“不熄的灯”

“学生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这是东莞理工学院辅导员黄楚刁坚守14年的一线承诺。她被同事称为“永远在线的黄老师”,无论是清晨早课还是深夜加班,校园里总有她陪伴学生的身影。

她带学生“走出去”——进社区服务、赴乡村调研,在社会大课堂中历练成长。从辅导员到学工办主任,她意识到一人力量有限,必须团队作战。她牵头成立广东省网络文化示范工作室,数字育人覆盖超20万人次,团队获评“省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团队”,培养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典型。

“教育家精神不在豪言壮语,就藏在点滴日常。”黄楚刁希望继续做那盏“不熄的灯”,永远照亮学生的成长路。

黄川岗:用38年陪伴,吹响生命成长的“哨音”

“老师,是您让我明白再难也要冲过终点。”38年来,东莞市第一中学体育教师黄川岗用哨声与陪伴,写就一首关于成长的诗。

他曾陪伴一个总是跑最后的学生每日加练慢跑,用鼓励代替批评,用陪伴推动坚持。最终孩子成功达标,并在毕业后发来感谢。这让黄川岗更加坚信: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锤炼意志、塑造品格的教育。

作为体育科组长,他带领团队开发30多门体育课程,将校园变成“面向人人的体育乐园”:每晚开设游泳课,定期举办趣味运动会,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运动、绽放光彩。

“操场离孩子的生命最近,离未来也最近。”黄川岗说,如果重来一次,他仍愿做那个吹哨子的人——哨声响起,看着孩子们奔向自己,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文字:记者 刘召 图片:市教育局供图 编辑:段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