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黄江镇中心小学 蒋钰婧《追寻东纵足迹,传承英雄精神》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9-14 17:05:51

在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一座纪念馆静静地端坐在山顶,宛如一位老者,默默地守护着那段辉煌历史,它承载着华南抗战记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英雄精神的传承之地,它就是——大岭山东江纵队纪念馆。

郁郁葱葱的大树,如同戒备森严的卫兵,守护着他们的家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鸟叫声仿佛在诉说昔日的故事。踏入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殿堂,我的心情变得无比沉重,展柜中的珍贵文物和墙上的老照片,将我带入了1940年,那时的广东被战火笼罩,百姓流离失所。就在这时,一支由广东读书人组成的队伍,他们穿着草鞋扛着土枪悄悄挺进了大岭山,这支被称为“书生扛枪”的队伍打响了华南抗日经典战役——百花洞战斗。

1941年6月10日,大队长曾生在百花洞召开会议,日军经过长期的窥探和密谋,企图摧毁大岭山抗日指挥中心,不料曾生早已收到情报,带领战士们建造好防线,使得日军落入包围圈。霎时,枪声、喊声响彻荔枝林,村民们还自发组成了担架队、 运输队支援前线,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战士们没有丝毫退缩,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防线,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刺刀拼弯了,就用锄头砍。这场血战持续了两天一夜,最终日军伤亡惨重,狼狈撤退,成为了侵华日军在华南最丢脸的败仗。

不知不觉,我已到达二楼展厅,一件打着补丁的灰色军装静静地躺着,它曾伴随战士们在山林间穿梭;一把锈迹斑斑的步枪,也曾在百花洞的硝烟中怒吼;还有泛黄的信件模糊的照片,它们都是无声的证人,见证了当年的烽火岁月。

一缕阳光照进纪念馆,曾经战斗过的土地已万家灯火,今日的东莞也蜕变为“世界工厂”“智造之都”,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当年的东江纵队用步枪改写了民族命运,激励着新时代的东莞人用科技点亮未来。也许时间改变了山河的模样,但历史终将让我们铭记,吾辈当自强,我们接过先辈们的旗帜,让这份精神在新时代续写新的篇章。

作者:东莞市黄江镇中心小学五年级2班 蒋钰婧;指导老师:林穗

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