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竹溪中学 李诗妍《子弹与家书》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9-13 22:40:55

那天,站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纪念馆里,我被玻璃展柜中一枚锈迹斑斑的子弹深深吸引。它静静地躺在绒布上,失去了昔日的锋芒,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历史的大门。

“这枚子弹是从一位战士的遗骨中取出的”。讲解员的声音很轻,却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我想象着这位战士战斗的样子,他会不会想亲人?会不会想念家乡的荔枝树?

在另一个展柜,我遇见了完全不同的一件文物——一封泛黄的家书。工整的字迹虽然褪色,却依然清晰:“吾儿见字如面,家中一切安好,唯望尔平安归来”。看着这封信,我的眼眶不自觉有些湿润,我忽然想到,那位中弹的战士,也许怀里也揣着这样一封信。

这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什么是东纵精神。那些战士们不是不怕死亡,而是因为深爱脚下的土地和人民,才选择了勇敢。

漫步在东莞这座城市中,高楼大厦间依然保留着革命遗址。我摸着落灰的石墙,忽地觉得,历史离我们并不远。

离开纪念馆时,夕阳为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色,一群鸽子划过天空,没有枪声,只有和平的哨音。

我回头望向馆内的那枚子弹,它依然静静地躺着,却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这次参观让我明白了,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一起将家乡建设出新的面貌。当历史的枪声化作和平的鸽哨,当家书的期盼变成现实的安宁,我知道,这就是对东纵精神最好的传承。

作者:东莞市竹溪中学初三19班 李诗妍;指导老师:黄伟航

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