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0家A股上市企业公布半年报,17家实现营收增长
南方日报 2025-09-12 16:54:42

近日,惠州20家A股上市企业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从报告可以发现,一批新兴产业持续爆发,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极大推动了部分龙头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国际竞争和全球化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给企业带来重大挑战。加强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出海”布局生产基地,成为多家上市企业应对挑战的共同选择。

透过半年报,既能感知外部环境的冷暖变化,也能看到惠州企业的主动作为和实力消长。

看实力两家企业入围民企500强

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赛集团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共4家惠州企业上榜。其中,TCL科技、亿纬锂能是上市企业,TCL实业与TCL科技同属TCL系,德赛集团旗下的德赛西威也是惠州上市企业。

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反映了这些企业的综合实力。根据半年报,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是目前惠州上市企业里面最高的,同比增长6.7%。从具体业务来看,属于半导体显示业务的TCL华星创造了最主要营收,达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但受行业下行和过度竞争等因素影响,新能源光伏业务营收同比下降28%。

营收排第二位的是亿纬锂能,达到281.7亿元,同比增长30.06%。而根据2024年的年报,亿纬锂能当年营收同比下降0.35%。可见,2025年上半年营收实现大幅增长尤为不易。亿纬锂能解释,今年上半年,全球储能需求高增,市场呈现“核心市场提质、新兴区域放量”的双轮驱动特征。根据鑫椤咨询数据,在此期间该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同时,由于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该公司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全球第九,装机量同比上年增长65.9%。

今年上半年,惠州上市企业营收超过百亿元的还有德赛西威,达146.44亿元。德赛西威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领域。其中,智能座舱板块今年上半年营收额达到94.59亿元,智能驾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47亿元,同比增长55.49%。强大的综合实力使该公司连续五年入选“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2025年跃居至第58位,较2024年提升了16位。

另外,胜宏科技上半年营收虽然不在百亿行列,但它以86%的超高增速推动营收达到90.31亿元,成为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最快的惠州上市企业。其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21.43亿元,同比增速同样惊人,达到366.89%。

当然,营收有升有降。在惠州20家上市企业里面,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利元亨,下降17.48%。九联科技、宇新股份紧随其后,同比降幅分别是17.6%、7.62%。

看动向持续布局新兴产业和海外市场

透过营收和利润等主要指标,可以看到这背后所反映的行业景气度、企业实力,以及应对外部环境所采取的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

人工智能、机器人、固态电池……这些热词正成为引领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词。今年以来,一批惠州上市企业持续深耕这些领域,从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作了大量布局。

当前,人工智能产业突飞猛进。由于胜宏科技是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的核心供应商,今年以来产能持续飙升。胜宏科技透露,该公司紧盯人工智能、AI服务器、AI算力卡等前沿领域攻关,抢占了行业在AI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制高点。今年上半年产能大爆发,主要得益于抢抓AI算力发展机遇,突破相关技术壁垒,并通过全球布局提高了产能。良好的市场前景对研发和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胜宏科技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募资将用于内地生产、赋能泰国和越南生产基地、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等用途。

从市值来看,胜宏科技6月30日以1159亿元的市值,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上市企业市值500强”榜单排第146名,是惠州市上市企业中唯一位列前150名的企业。由于胜宏科技搭上英伟达快车,以及市值一路飙升,成为今年以来A股的明星企业,也是股民的话题之王。亿纬锂能、TCL科技、德赛西威紧随其后,也入围榜单500强。

机器人产业也有进展。作为从事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企业,利元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自主移动操作一体化机器人已应用于物流搬运、柔性生产线等场景。

还有的上市企业推出融合多个前沿产业的产品。9月2日,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以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最前沿的产业,都在这里得到体现。

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介绍,公司将通过“龙泉”系列电池进行多路线开发,系统性推进技术迭代。并在资金、设备和研发资源上全力投入,加速推进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尽管有新兴产业带来的红利,企业也面临着由地缘政治博弈产生的不可控因素,作为公众公司的上市企业受其影响更为明显。因此,TCL科技、胜宏科技、亿纬锂能、德赛西威、中京电子、美新科技、利元亨等企业,都在加快建设海外生产基地,或推进海外代工厂合作,以对冲贸易政策的潜在风险。

看研发13家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超5%

从行业属性来看,惠州20家上市企业都属于科技企业。因此,从研发投入可以折射出这些企业的“科技味”。

在科技企业里面,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5%,通常被视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根据今年的半年报,惠州有13家上市企业的这项指标超过5%,约占20家上市企业的七成比例。

其中,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最高的是利元亨,为10.22%。紧随其后的是格林精密、锦好医疗,都在9%以上,但这三家企业的研发投入都不超过2亿元。

在惠州企业里面,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的研发长期维持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这两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3.08亿元、4.4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8.93%、8.29%。

那么,这些钱是怎么花的?半年报显示,相当一部分研发投入投向了前沿科技领域,以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强化相应的技术壁垒。

比如,德赛西威透露,AI技术作为其研发的核心支撑,叠加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优势,帮助公司开拓战略新领域。借此探索智慧交通、无人配送、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打造未来持续发展的新增长曲线。

除了人工智能,固态电池也是龙头企业争相布局的领域。亿纬锂能透露,该公司已研发出相关的固态电池原型,并通过成果转换为新增应用场景提供电池产品及解决方案。在低空领域,亿纬锂能持续研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输出、超快充补能的产品,为eVTOL飞行器和无人机提供创新电池解决方案。

■专家观点

理财规划师、经济师吴新婷:

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对于惠州20家上市企业的表现,专业人士怎么看?和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相比,它们呈现出哪些特点?

理财规划师、经济师吴新婷介绍,20家A股上市惠企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12.08亿元,同比增长14.6%;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4.1亿元,同比增长54.5%。其中17家企业营收增长,占比85%;11家企业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双涨。TCL、胜宏科技、亿纬锂能等头部企业表现良好,为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比之下,深圳市上市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0.24万亿元,同比增长3.64%;实现净利润5954.56亿元,同比增长8.88%。

可见,惠州上市企业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均高于深圳整体水平,显示出惠州上市企业在增长动能上的优势,高增长的态势反映了较强的发展潜力。但由于惠州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在整体规模上与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从惠州上市企业的行业属性来看,双轮驱动的特点非常明显,即电子信息与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增长强劲。多家企业提前布局,深耕AI、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加速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这也反映了惠州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

吴新婷认为,当前制造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加上全球竞争日趋复杂。因此,惠州企业更应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产业升级赋能。

文字:刘光明宝 图片:梁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