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广东省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机器人骨干企业”拓斯达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新品,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
此次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为轮式形态,将率先应用在注塑领域。据介绍,这款人形机器人可以实现与现有机械臂产品协同,形成“专用+通用”双轨解决方案,切入千亿级泛制造业自动化市场,在红海竞争中构建出与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协同的蓝海领域。
▲拓斯达人形机器人
这是近期以来,东莞机器人“军团”正从传统的工业应用向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扩展的生动体现。
今年8月举行的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由来自东莞的东阳光集团联合多个企业单位共同创立的光谷东智,推出9台人形机器人“光子”,演绎了一场以兵马俑为主题的国风舞蹈,最终以92.54分的高分斩获冠军,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硬核实力。
▲光谷东智的人形机器人
同样在8月举行的深圳(国际)通用人工智能大会上,领益智造的“领珑”与“磐石”机器人成为全场焦点。这两款曾在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收获两金一铜的明星机器人,将复杂环境中的目标从识别到精准抓取的平均耗时压缩至0.8秒。近期,领益智造的机器人已经在东莞多个公开活动中露面。
▲领益智造的人形机器人
其他东莞企业也在奋力:智能手机龙头企业vivo已正式成立机器人Lab,聚焦孵化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研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初创企业墨现科技凭借“电子皮肤”技术站上人形机器人风口,其“仿人手”订单量与去年相比已暴涨十倍,目前正将电子皮肤技术从灵巧手和机械臂拓展到机器人本体的其他部位。
▲墨现科技的“仿人手”
不仅如此,东莞还有诸多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默默耕耘并取得成果。长盈精密在机器人领域布局超10年,已累计为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品牌供应零件超80万个;东莞金坤新材料公司研发出专为机器人颈部、肩部、肘部及腰部等关键部位设计的关节磁组件,并实现量产。鼎泰机器人公司研发的螺纹磨和内外圆磨床,可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执行机构的精密零部件加工,是机器人精密零部件主力加工设备。
此外,在产业布局上,全球领先机器人企业深圳优必选公司计划在东莞滨海湾建设优必选(东莞)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与此同时,深圳雷赛智能公司也将在滨海湾新区建设华南运营总部及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智造基地。
在政策支持方面,今年4月,东莞发布《东莞市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按照计划,到2027年,东莞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达1000家以上,集群相关产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推动东莞成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新高地。
东莞,正凭借其深厚的制造业根基、完善的产业链条、积极的企业创新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在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赛道上快速崛起,东莞机器人“军团”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