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聚焦坚守在教育一线的“筑梦人”——他们以讲台为阵地,以热爱为底色,将知识传递、将心灵点亮,用平凡的坚守书写不凡的教育故事。本期,让我们走进桥头镇中心小学教师叶洁仪的特教课堂,了解她用三年时光,从特教“门外汉”成长为读懂星星孩子的“懂心人”。用专业与爱心为特殊儿童铺就成长之路,让每一个生命都在尊重与理解中绽放独特光芒。
上午十点,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星荷班的教室。叶洁仪老师正半蹲在一个孩子身边,手指着卡片上的“6”,一遍遍地、温柔地重复着:“这是数字6,我们一起来数数看……”孩子们仰着小脸,眼神专注而澄澈。这里是桥头镇中心小学的特教班,一个被爱细细包裹的角落。

▲叶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生活数学课,认识数字“6”
三年前,非特教出身的叶洁仪接下星荷班教师工作的重任。面对孤独症孩子们的情绪波动和行为挑战,她一度感到无力,“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但她没有退缩。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查阅资料,她从零起步,渐渐成为读懂孩子情绪的“懂心人”。
她为教室划分出学习、游戏、冷静区,为每个孩子制作可视化日程表,用彩色图片代替文字,帮助他们理解一天的安排。“给孩子们一个极度可预测的环境,能极大地减少他们的焦虑。”叶洁仪发现了这个秘诀。当一位孤独症孩子第一次因为看到“手工课”图片而主动拉她的手时,叶洁仪知道,一切努力都有了回响。
她坚信,特殊教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有尊严地生活。“会扫地,比会做数学题更重要。”孩子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主动拿起扫帚、学会写一个字、开口说一句话,都让她欣喜不已。
除了课堂教学,叶洁仪特别注重带孩子们走进真实的社会场景。去超市学习挑选商品和排队付款,去七彩花田和普通班孩子一起体验割稻谷,还设计了“蒙眼体验”活动,让普通班学生感受特殊孩子的不易。“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做大量的预演和社交故事铺垫,活动中会有老师和我们学校的‘爱心小天使’一对一辅助。”叶洁仪说。
▲学校世界读书日活动,普通班给“星荷班”的孩子写心愿祝福
令她欣慰的是,通过这些活动,普通班的孩子们学会了理解和包容。“他们面对星荷班的学生,没有感到惊讶,没有害怕,只有孩子间最纯粹的协作。”更让人鼓舞的是,已有两名“星星的孩子”成功融入普通班级。“他们能遵守纪律、简单交流,这就够了。”叶洁仪希望能继续开展更多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带孩子们学习模拟乘坐公共交通,看站牌、刷卡、让座,让他们对这些社会场景不感到恐惧。“我不求他们变成'普通人',只希望他们在自己的节奏里,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
她期待社会能给予这些孩子更多尊重与理解:“他们只是用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一样值得被爱、被包容。”
愿每一颗“星星”,都能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静静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