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清晨,76岁的熊大伯突发急性心梗,生死攸关之际,“心电一张网”架起民营诊所与公立医院的联动桥梁——桥安诊所快速启动设备传数据,桥头医院提前备战,仅用34分钟便成功打通闭塞血管,远低于国家胸痛中心90分钟的标准,生动彰显了基层医疗与公立医院协同急救的“1+1>2”效能。
当日7时,熊大伯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胸痛,伴随大汗淋漓且症状持续不缓解。8时30分,他紧急前往桥安诊所就诊,接诊的李医生凭借丰富临床经验,迅速判断病情危急,当即启动“心电一张网”设备。“患者症状典型,必须争分夺秒明确诊断,‘心电一张网’能实时把数据传到上级医院,这是抢时间的关键。”李医生事后回忆。
8时51分,熊大伯的心电图数据同步上传至桥头医院,仅3分钟后(8时54分),医院便出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报告。诊断明确后,熊大伯与家属火速转往桥头医院。而接到预警的桥头医院已提前启动DSA室,并做好全部手术准备。9时12分,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邓少烽医疗团队迅速与家属沟通病情,取得手术同意后,立即将患者送入手术室。
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右冠脉已完全闭塞,医疗团队立即开展救治,其间虽遭遇低血压、心率骤降至28次/分的危急情况,但医疗团队沉着应对,最终于9时36分成功开通血管。从患者进入医院到血管再通(D2W)仅用时34分钟,远低于国家胸痛中心要求的90分钟标准。“‘心电一张网’相当于为急症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显著提升了心梗抢救的成功率。”桥头医院内二科主任谭宗昌强调。
如此高效的救治,得益于桥头医院对“心电一张网”系统建设的扎实推进。今年4月1日,该院联合康乃心专业团队,对40家基层站点及本院医生开展了系统培训,内容涵盖设备操作与维护等;4月16日至19日,工程师又深入各站点进行“一对一”实操指导,确保基层医生熟练使用该系统。
截至9月7日,该平台已累计上传心电数据2366条,及时审核率100%,其中预警数据435条、危急数据4条,平均仅需3分钟即可生成危急值报告,真正实现了心梗等急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区域居民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