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秋九月,桃李芬芳。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桥头镇特别推出教师节系列报道,旨在透过文字与镜头,走近各所学校的校园日常。
这里有课堂上循循善诱的身影,有课后默默耕耘的坚守,更有无数暖心瞬间串联起师生间的温情。我们将一同见证优秀教师们的育人初心,感受他们用爱心与智慧点亮学生成长之路的执着,让这份属于教育者的荣光与感动,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温暖传递。
桥头镇中心小学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第一小学

桥头镇第二小学

莫菁华老师,桥头镇第二小学中共党员、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在东莞市桥头镇第二小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育荷人”:她以九载光阴为笔,在教育的荷塘里种下希望;以赤诚之心为墨,在育人的画卷上描摹芳华。她就是中共党员、小学语文一级教师莫菁华老师。从教以来,她始终践行“教书育人守初心,勤学奋进乐成长”的信念,在教学、育人、研学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将平凡的教育日常,书写成了一串串闪光的篇章。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莫菁华始终坚守的教学原则。作为东莞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她深耕语文与道德与法治教学领域,从学情分析到教学设计,从课堂实践到课后反思,每一个环节都倾注心血、精益求精。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她精心设计读书分享会、习作评改课,引导学生在积累与表达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情境活动,让德育教育落地生根。这份匠心,让她的课堂绽放光彩,成就了许多精彩课例。
“坚守‘立德树人’之道,用师爱的力量培根育魂”,这是莫菁华的育人理念,更是她的行动指南。作为班主任与少先队辅导员,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更重视学生的品格养成与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莫菁华打造的“春草班”,以“坚韧向阳”的小草精神为班级底色,让“不放弃、敢拼搏”的信念扎根心底;她带领学生开展 “红领巾爱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人”等少先队活动,让责任与奉献的种子悄然发芽。
时光不负有心人,“春草班”连续多次获评学校“文明班”,超20名队员获少先队星章,所带五(4)中队获评2023 年东莞市三星中队,队员牛嘉惠更是摘得省级四星章。家长们在反馈中写道:“莫老师不仅教孩子知识,更教他们做人,孩子身上那积极向上的精神,就是最好的礼物!”而她自己,也凭借卓越的育人能力斩获2022 年东莞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三个一等奖、2023年广东省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025年更是被评为东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培养对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她的追求。从教后,她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始终以空杯心态汲取教育养分。她积极参与各类培训进修,先后完成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示范班、广东省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广东省师德师风专项培训、东莞市思政课教师培训班等多项市级以上培训,考取心理健康教育中级(B 证)、家庭教育指导师等证书,不断拓宽教育视野。
她还把学习所得融入教学实践,总结出“读书研习、备课研讨、上课评课、反思总结、撰写论文、资料整理”的“六步成长法”。担任学校科组长时,她每周带领科组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每月组织教学反思交流会。这份勤学不辍的坚持,让她收获满满。
“一朵荷的清香有限,一片荷的芬芳能沁满荷塘。”作为桥头镇青年讲师团讲师、学校语文和道德与法治科组长,莫菁华始终秉持 “共享共进”的理念,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她不仅引领同校班主任涂思婷老师荣获2023年市班主任能力大赛市级荣誉,还受邀在各级平台分享经验。莫老师不仅多次在市、镇级少先队、道德与法治教研会议上进行专题分享,还远赴揭西县河婆街道小学开展《打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班级》专题讲座,将“春草班”的育人经验传递到更远方;2025年更是走上省级平台,在肇庆、阳江等地开展专题讲座和示范课例,获得广泛好评。
“教学有温度,科研有深度,教育才有厚度。” 莫菁华深知,科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她不仅是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项目(东莞)核心成员、广东省邵焕娣名班主任工作室助理,还积极主动投身课题研究,2023年主持立项东莞市教育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将传统文化与班级管理创新结合;同时参与2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用科研破解教学难题。
九载耕耘,硕果盈枝。从“市级教学能手”到“省级竞赛冠军”,从“优秀班主任”到“育荷模范教师”,莫菁华累计斩获各级各类荣誉超 130项。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深夜的打磨、无数次的试讲调整,更是她对教育事业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如今,这位年轻的“育荷人”仍在教育的荷塘里默默耕耘,以初心为舟,以奋进为桨,载着孩子们的梦想,向着更远方前行。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第三小学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第四小学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第五小学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中心幼儿园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
桥头镇实验幼儿园

(上下滑动查看教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