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渐消,凉风渐起,9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昼夜温差最大的白露。此时既是暑秋交替的关键节点,也是一年中养生的黄金时期——若不及时调整作息、饮食,秋燥、寒湿易找上门。
为帮助市民科学顺应“秋收”之道,做好迎秋准备,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东莞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医科副主任苏炯强医生特别梳理了白露养生全攻略,涵盖“润、收、防”三大原则,从饮食、起居到运动、情志,给出专业指导。
养生原则
“润”为主:滋阴润肺,防秋燥伤津。
“收”阳气:早睡早起(21:30前入睡,6:00起床),避免熬夜耗阴。
“防”寒湿:重点保暖脚部、腹部,忌赤膊贪凉。
中医有言道,药补不如食补,苏炯强医生特别推荐雪梨百合汤谱,其核心功效是润肺止咳、滋阴安神、生津通便、美容养颜。煎煮方法如下(2-3人份):
食材:雪梨1-2个、干百合10-30克(或鲜百合50克)、冰糖/蜂蜜适量(可选)、枸杞10克。
预处理:干百合浸泡30分钟(鲜百合洗净),雪梨带皮切块(保留皮增强润肺效果)。
炖煮:锅中加水800-2000ml,大火煮沸后放入雪梨、百合,转小火煮20-40分钟。④调味:关火前5分钟加枸杞、冰糖;冷却至60℃以下淋蜂蜜(避免破坏营养)。
适用人群:肺燥咳嗽、慢性咽炎、失眠焦虑者。秋冬皮肤干燥、便秘人群。
禁忌人群:风寒咳嗽:痰白稀、怕冷者忌用;脾胃虚寒:易腹泻者慎食,可加生姜3克中和寒性;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糖分,改用代糖或去糖。
起居运动
保暖重点:穿袜护脚,盖被护腹,避免穿堂风。
运动建议:晨练,八段锦、太极拳,微汗即止(防耗气);傍晚散步30分钟,配合深呼吸(腹式呼吸)调和肺气。
情志调养
保持心境平和:避免过度思虑或情绪激动,可通过冥想、听舒缓音乐等方式安神定志。
社交舒缓:多与亲友交流,参与温和的集体活动(如品茶、书画),疏解孤独感。
自然疗愈:午后可散步于林间或公园,感受秋日清爽,借自然之气疏肝解郁。
作息规律:严格遵循“早卧早起”,避免熬夜耗伤阴血,加重阴虚火旺型失眠或焦虑
若长期情绪不佳,可配合百合、莲子等安神食材,或咨询中医师辨证调理(如甘麦大枣汤加减)。情志与脏腑相通,养心即是养肺,顺应秋收之道方能气血调和。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白露养生正是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体现。若在实践中遇到疑问,或长期受情绪、睡眠问题困扰,可及时咨询专业中医师辨证调理,让身体与秋日同频,以健康状态迎接接下来的季节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