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高端机械机芯制造对供电稳定性需求很高,潢涌村电网改造后,车间里的设备运转更稳了!”在东莞中堂镇潢涌村智造产业园,近日新入驻的香港精密集团企业负责人对供电质量赞不绝口。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潢涌村正以电力为纽带,在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勾勒出经济发展提质、产业升级提速、民生服务提效的和美画卷。南方电网广东东莞西北区供电局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通过电网升级、绿色转型、服务创新,为这片土地注入持续动能。正如潢涌村村委工作人员所说:“电力就像毛细血管,滋养着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有了这股劲,我们冲刺‘百亿村’更有底气了!”
▲供电人员为辖区内造纸企业的光伏项目进行初步设备检查,确保光伏组件安装规范、安全
电网升级:为产业腾飞筑牢“电力基石”
走进潢涌智造产业园,机器运转的嗡鸣声此起彼伏。这片由“三旧改造”打造的产业新城,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已入驻39家企业,2025年1月至7月园区用电量达322万千瓦时。
“园区从规划阶段就与供电部门深度对接,他们提前完成10千伏线路智能化改造,现在即使所有企业满负荷生产,电力也是稳稳的。”产业园运营负责人介绍。
这得益于西北区供电局实施的“一村一规划”电网专项工作。针对潢涌村“优化提升工业型经济、做大做强物业型经济”的“四轮驱动”战略,该局于2024年完成了7个台区改造、2回10千伏线路自动化升级,新增配变容量3830千伏安,户均配变容量从4.8千伏安提升至5.45千伏安。
“通过预制舱式配电房等新技术,我们把建设周期压缩了60%,确保造纸产业园、高新智慧科技园等重点项目顺利投产。”西北区供电局生产计划部配网规划工作组组长莫惠深说。
目前,潢涌村客户电压合格比例达到100%,配电网的自动化有效覆盖、自愈覆盖、低压透明化覆盖比例和新能源消纳率也实现100%,达到了示范村工农业生产电气化率100%的目标。
作为潢涌村的支柱产业,造纸业的升级更离不开电力支撑。在金洲纸业车间,曾经的燃煤蒸汽轮机已换成高效电驱动设备,配套的余热回收系统让能源利用率提升至85%。
“供电部门为我们定制了电能替代方案,建设智能配电系统,年替代燃煤3.2万吨,单位产品能耗下降26%。”金洲纸业有限公司经理刘其中算了笔账,改造后不仅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年减排二氧化碳8.5万吨,产品合格率也提升至99.6%。
数据显示,改造后潢涌村10千伏线路可转供率、工农业生产电气化率均达100%,年客户平均停电时间降至15分钟,为152家企业(含33家规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供电人员在潢涌村美丽田园项目附近开展巡线工作
绿色转型:擦亮生态底色彰显“电力担当”
清晨的阳光洒在潢涌村69户村民的屋顶光伏板上,折射出点点金光。这些总容量9230.75千瓦的光伏设备,年发电量超6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700吨。
在新能源推广的赛道上,潢涌村的脚步不止于此。目前全村已建成4座集中式充电站、288个户用充电桩,总容量近5000千瓦,年用电量达900万千瓦时。“针对充电桩报装难题,我们与村委会推出‘授权免办’服务,由村委出具统一证明,村民不用再跑物业开同意书,3天就能装好。”西北区供电局中堂供电服务中心经理卢敬光介绍。
在潢涌村,农业领域的“绿色升级”同样精彩。村里的21个小型鱼塘,电气化增氧设备24小时运转,养殖户黎叔的50亩鱼塘的鱼苗存活率从70%提升至92%。“我们装了智能监测系统,缺氧时自动增氧,手机还能报警,去年多赚了15万元。”黎叔笑着说。
而在美丽田园项目中,电滴灌、电喷淋技术覆盖19个种植场地,年用电20万千瓦时,既节水又高效。截至2025年6月30日,潢涌村电能替代电量达2亿千瓦时,电磁厨房、电窑炉、煤改电等项目落地见效,新能源消纳率保持100%,绿色发展指数在全市行政村中位居前列。
▲潢涌村智造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向供电人员介绍园区内用电需求情况
村容村貌的改变也藏着“电力密码”。在“三线”整治中,西北区供电局联合村委更换低压巷线3189米,消除16处搭挂隐患,17个变压器、31.416千米线路排列整齐;68台配电箱穿上“艺术彩绘”外衣,2公里“电力文化长廊”串联起江滨公园、农民公寓,既消除安全隐患,又成了网红打卡点。“环境美了,来村里参观的游客也多了,带动了村里的消费。”潢涌村相关负责人黎灿光说。
潢涌村的实践,是西北区供电局服务“百千万工程”的缩影。2025年,该局同步推进麻涌镇麻三村、道滘镇大岭丫村的电气化建设。从潢涌村的造纸产业园到麻三村的充电新站,从大岭丫村的碧道亮化到千家万户的智能电表,西北区供电局正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的电网建设,让“百千万工程”的蓝图在电流奔涌中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