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2025年黄江镇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在黄江镇第一小学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新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原副巡视员、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黄善辉,广东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叶新鹏,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三级调研员谭德阳,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许雪恩,东莞市教育局科学、综合实践教研员朱柏霖,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副馆长叶建强,黄江镇委副书记、镇长张何,黄江镇副镇长丁奕君,黄江镇经济发展局局长占树球等领导嘉宾出席启动仪式。各部门、各社区、各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企业代表和学生代表约350人参加活动。

黄江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已连续三年获评“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镇街。张何在致辞中介绍,黄江镇紧紧围绕“工业立镇、文化强镇”目标追求,不断加强科普规划和完善经费保障,凝聚科普工作合力,构建科普教育矩阵,深度融入“科普+”理念,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黄江的科普基础比较扎实、氛围比较浓厚。”张何表示,今年黄江镇将围绕全国科普月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增强做好科普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希望社会各界持续关心、支持和参与科普活动;希望广大青少年能在这场科学盛宴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好奇、点燃梦想,积极投身国家科技创新大局。
谭德阳在致辞中表示,市科协将加强与黄江镇的合作,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机制,丰富科普活动内容,提升科普服务能力,让更多的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能够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推动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推动科学精神的深入人心。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颁奖典礼,表彰在2025年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黄江学子、指导教师和先进学校。其中,黄江镇人民政府荣获2025年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讯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2025学年“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人工智能素养项目
一等奖(共8人)
黄江镇中心小学(4人)叶嘉骏、杨栩畅、温峻熙、蓝辰彬
黄江镇实验小学(1人):赖俊彬
黄江镇第一小学(2人):冯致华、董奭
黄江中学(1人):屈高帆
二等奖(共8人)
黄江镇中心小学(5人)、黄江镇长龙小学(1人)、黄江镇梅塘小学(1人)、黄江镇实验小学(1人)
三等奖(共6人)
黄江镇中心小学(4人)、黄江镇实验小学(2人)


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
一等奖(共11人)
黄江镇第二小学(10人):袁俊烨、黄衍凯、董昊鑫、彭桉扬、陈少杰、黄凯淳、张琳婧、杜舒妍、陈昊炜、王怡婷
黄江镇实验小学(1人):周英函
二等奖(共5人)
黄江镇实验小学(1人)、黄江镇第二小学(2人)、黄江中学(2人)
三等奖(共1人)
黄江镇第二小学(1人)


第十二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实践能力挑战赛-“木牛流马”项目
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
2025年全国青少年信息素养大赛
一等奖(共8人)
黄江镇第二小学(4人):严瑞昕、罗皓缤、戚嘉伟、洪祥刚
黄江镇实验小学(2人):赖俊彬、丘云峰
黄江中学(1人):黄彬
东莞市礼仁外国语学校(1人):马子轩
二等奖(共4人)
黄江镇第一小学(2人)、黄江镇实验小学(1人)、黄江中学(1人)
三等奖(共3人)
黄江中学(3人)


2025年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白名单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黄江镇中心小学(3人):张斌焘、莫凯涵、谢雨芳
黄江镇第二小学(6人):聂锦新、程文妍、何雪文、李程娣、宋伟堂、韩晓东
黄江镇实验小学(2人):严燕兴、谢浩源
黄江镇第一小学(2人):殷春景、黄俏霞
黄江中学(2人):蔡嘉明、邓淦铭


2025年青少年科技竞赛(教育部白名单项目)优秀组织单位和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
黄江中学、黄江镇中心小学、黄江镇第一小学、黄江镇第二小学、黄江镇梅塘小学

据了解,本次科普月活动期间,黄江镇将举办院士报告会、专家科技创新讲座、省科学传播达人交流活动、科普进校园全覆盖活动、人工智能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等30余场精彩活动,预计参与人数超过5万人次。
下来,黄江镇将始终以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学普及的重要方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本土特色,大力开拓科学普及领域,注重科普内容建设,积极参与和支持全省科普事业,自觉承担科普责任,让追求科技创新的崇高精神传承有继。

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领益智造子公司领智创新受邀参与,携旗下“机器人家族”惊喜亮相,其中人形机器人与机器狗为首次走进校园,成为启动仪式的一大亮点。
启动仪式后,活动进入沉浸式互动体验环节,人形机器人、机器狗与师生展开深度互动,打造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技启蒙课”。

此次亮相校园的人形机器人为社交能手“Aimas”,采用类人交互设计,高噪拾音准确率达96%,主打展厅接待与服务等场景。活动现场,“Aimas”一登场便吸引全场目光——抬手、弯腰、挥手打招呼,一系列拟人化动作流畅自然,还能响应学生们的简单指令,与大家开展趣味“对话”。

首次公开亮相的机器狗则化身“灵活小卫士”,在预设路线中轻松完成障碍躲避、定点停留,甚至能展示“原地转圈”“原地空翻”等俏皮技能,引得孩子们围在周围欢呼不已,不少孩子主动上前与机器人和机器狗对话及互动,近距离感受精密制造与人工智能融合的魅力。
此次创新尝试,通过科技赋能,让传统的科普宣传增添了科幻与智能的色彩,现场师生与机器人、机器狗互动积极,科技启蒙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