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第十届“创客中国”信息技术应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晋级名单正式公示。经过四天激烈角逐,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69个城市的220个参赛项目中,最终12个企业组项目和8个创业组项目成功晋级。

“硬科技”当家,国产化突围成主流
纵观晋级决赛的20强项目,普遍呈现“技术含量高、团队结构优、商业化路径清晰”的突出特征。项目多聚焦于底层技术突破与国产化替代,涵盖半导体关键设备、工业软件、AI大模型轻量化部署等前沿方向。团队核心成员往往兼具技术研发与产业实践经验,多数项目已进入中试验证或初步应用阶段,展现出良好的产学研融合基础和市场化潜力。
大赛评委在接受东莞日报专访时透露,评审主要围绕技术创新性、团队构成、商业模式三大核心维度展开,重点考察项目是否拥有核心技术和清晰可行的商业化路径。“我们坚决不投‘蹭热点’的项目”,一位资深评委强调,“尤其是那些名称里生硬嵌入热门词汇、却缺乏实质内容的项目。”
以广东科卓半导体设备有限公司的“高精度晶圆切割机国产化核心系统”为例,该项目凭借扎实的技术根基和明确的应用场景获得评审青睐。它致力于突破运动控制与视觉检测的一体化技术,有望扭转晶圆切割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该公司代表坦言:“该项目自2017年启动研发,历经8年技术攻关和八次产品迭代,累计投入超2亿元,目前切割精度已达2微米,逼近国际先进水平。”当前,该细分领域超过90%的市场由国外品牌占据,实现国产化替代对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在基础软件和核心硬件领域的突破。中科基大数据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的“自主可控的实时智能分析型AI数据库”,旨在打破国外厂商在高端分析型数据库市场的垄断,为AI应用提供高效、安全的数据底座;而在半导体产业链的另一关键环节,北京怀美科技有限公司的“芯片应用验证检测设备研发及应用”项目,则着力解决芯片“上车”“上板”前的应用验证难题,提升国产芯片的可靠性和市场竞争力;在AI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层面,广州元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多维可信验证系统”致力于融合多模态信息技术,为其多模态机器人以及智慧交通、智慧水务等应用提供可靠的身份验证与决策支持。
评审过程还高度重视股权结构的清晰度和团队真实性,通过多轮材料审核和现场答辩,确保每一个入围项目都经得起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检验。最终胜出的项目,无一例外都在技术创新和团队架构方面展现了过硬实力,充分体现了我国中小企业在信创领域的创新活力。
东莞产业生态赋能,创新落地跑出“加速度”
本届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城街道办事处承办,以“数智引领 信创未来”为主题,聚焦信创领域前沿技术,旨在发掘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与创业团队,推动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大赛落地东莞南城,与其雄厚的信创产业基础密切相关。目前南城街道已集聚近80家优质信创企业,包括4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5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信创产业集群。
赛事期间举办的供需对接会,为项目与本地制造企业、市场资源及投融资机构搭建了高效对接平台。一家参赛企业代表表示:“大赛配套的金融政策和产业资源非常务实,对企业成长帮助很大。”
目前晋级名单正处于公示期(9月3日至5日),社会各界可通过电话010-68200397或邮箱cnmaker@miit.gov.cn反馈意见。
决赛将于9月5日举行,聚焦项目的技术含金量、市场前景与国产化替代价值,获奖项目有望获得政策、资金及产业链资源重点支持。欢迎持续关注决赛进展,共同见证信创领域新星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