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取材自真实历史的电影《营救飞虎》进行全国公映,主创团队当晚来到东莞举行首映礼,与观众深度剖析角色内核。
电影《营救飞虎》由黄建新监制、刘浩良编剧并执导,由韩庚、米切尔·霍格、陈永胜、王丹妮领衔主演,韩陌、森博之主演,伍允龙特别演出。影片取材自真实历史,聚焦东江纵队港九大队一段鲜为人知的营救行动,现场观演观众在这段惊心动魄的营救之旅中热血沸腾,纷纷点赞影片让英雄故事得以相传。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 薪火相传的英雄精神
1944年的香港深陷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援华美军飞虎队飞行员詹姆斯在执行轰炸香港任务时被日军击落。东江纵队游击队员沙胆仔、三家姐、单刀及虾米奉命潜入日军俱乐部保龄球馆营救詹姆斯,与此同时,矢志刺杀日军在港高官的我党潜伏人员欢少终于等到在保龄球馆执行任务的绝佳机会。不料,营救詹姆斯和刺杀日军高官的任务“相撞”,欢少身份暴露、行动未果后毅然与小队一起带着詹姆斯冲破日军海陆空立体封锁,与追击日军以命相搏,最终在大鹏湾的血色黎明中小队绝地突围、逃出生天……
电影《营救飞虎》正是以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营救美军陆航中尉唐纳德·克尔的真实历史为蓝本。而日前,唐纳德·克尔的儿子戴维·克尔先生曾来到东莞,参加这个故事的源头《克尔日记》中文版简体发布仪式,现场表达对东江纵队的感恩,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电影以这次奇迹营救为叙事切口,折射出抗战时期无数战士的守望相助,更展现了他们的无畏胆魄与钢铁信念。正如导演刘浩良在现场分享创作初衷时所说:“这个故事最特别的是在讲述‘活下去’——不是在展示伤口,而是在寻找出口。”
据了解,当天上午,主创团队还前往位于大岭山镇的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深入了解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女性力量与跨国情谊 拓宽抗战叙事维度
特别值得一提,《营救飞虎》在宏大的战争叙事中,巧妙融入了一抹既坚韧又动人的女性色彩。由王丹妮所饰演的“三家姐”,正是影片拓宽女性角色叙事维度的关键。她打破了传统抗战题材中,女性多局限于后勤或医疗辅助角色的刻板设定,以利落的寸头形象冲锋杀敌,跳出了“被保护者”的固化标签,成为真正深度参与战术决策、投身一线作战的核心队员。无论是远程狙击还是近身御敌,片中的多个高光时刻都展现了她冷静果断、毫不犹豫的专业素养。
影片以自然不刻意的方式塑造这一形象,让“巾帼力量”有了更扎实的表达。三家姐的存在,让战时女性的形象从“辅助者”成为“战斗者”,证明了女性不仅能守好后方,更能在前线扛住炮火,成为守护家国的重要力量。
“为了‘三家姐’演好这个角色,传达东纵精神,我无时无刻不在练习和感受角色的特点……”演员王丹尼表示。同时,这个女性角色也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肯定。不少观众表示深受鼓舞和触动。
此外,跨越国界的战友情谊也是影片另一看点。美军飞行员詹姆斯与中国战士起初语言不通、彼此陌生,却在一次次战斗中建立起了深厚信任。影片并没有通过刻意煽情去渲染,而是通过危难之际“我为你挡枪、你带我突围”的生死相托,自然呈现出了战友之间的深刻信任。这份情感之所以动人,正因为它超越语言与文化隔阂,因共同的信念而凝聚——在“守护正义”的目标面前,哪怕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能成为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
这也印证了这场营救行动不仅是一场军事救援,更是一场关于信仰、勇气与共同目标的热血征程。他们守护的不仅是一个飞行员,更是一个国家的尊严、一段跨国的情谊,和那些乱世中仍未熄灭的人性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