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赢在东莞创新创业大赛“莞材行”新材料行业赛第三批次项目路演活动在东莞市中铁水乡科技智造中心举行。4个优质项目分别路演,寻觅在东莞落地发展的机会。
“黑科技”集聚,从特种渗透膜到超薄保暖科技
随着对环保的重视,工业废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方式处理往往难度大、成本高,如何化繁为简?
参赛项目带来的特种渗透膜这一高新技术产品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并详细对比了相比传统处理方式在盐浓度上限、耐有机污染、废水段操作压力、设备投资等多个参数,均具有极高的技术领先性。
项目负责人在路演时详细讲解了特种渗透膜这一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技术壁垒,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特种渗透膜可以在高盐浓度下运行,已经研发出PA、PS、PES配方及制备工艺,可以在废水处理、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多个不同领域应用。”
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同样带来创新型领先技术,团队负责人分享《颠覆全球薄暖材料领域的中国创新技术SYCORE-TEX》。据悉,超轻保暖调温新材料SYCORE-TEX是该公司的核心产品。目前,SYCORE-TEX推出的第三代材料拓扑柔凝胶,其1至2毫米材料的保暖性能相当于5至10毫米厚度的羽绒服。
负责人介绍称,与传统羽绒、棉絮等保暖材料相比,SYCORE-TEX具有多重优势。SYCORE-TEX具有超低热导率、优异柔弹特性、轻盈悬垂性以及卓越的防风保暖性,并且几乎可与任何纺织面料进行复合,发挥出其轻薄保暖持久调温的特性。
随后,两个优秀项目分别带来《硫化锂粉体材料的产业化》和《中空纤维膜和微滤超滤膜技术研发产业化项目》的精彩分享。两个项目分别聚焦新能源材料与高分子材料,展现了前沿技术的产业化潜力。
“参赛团队对东莞制造业的认知远超预期”
四个项目的精彩路演赢得了在场评委的一致好评。评委陈开成表示,本次路演的项目质量较高,尤其是特种渗透膜项目,相比同类技术具备显著优势,发展前景看好。
他认为,东莞举办新材料行业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新材料领域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东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竞争力。凭借本地供应链优势,东莞有望形成更强的产业互补效应。
评委之一,米乐资本合伙人阮迪斌拥有十多年的投资经验,长期关注新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及前沿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与投资机会,并多次参与“赢在东莞”新材料行业赛的评审工作。
他对参赛项目的团队背景给予了高度评价:“创业团队的综合素质较高,团队负责人多为来自高校教授、‘大厂’研发人员等技术背景人士,团队中也有市场、销售、财务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整体能力较为均衡。”此外,他还指出:“这些项目大多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前沿性较强,其中不少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阮迪斌在评价东莞新材料产业发展时表示,东莞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产业基础为创业团队提供了显著的协同发展优势。“参赛团队对东莞制造业的认知远超预期,对本地产业配套、政策支持和技术资源的调研极为细致,精准匹配了东莞的产业需求。”
他认为,东莞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通过举办行业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是夯实制造业基础的关键举措。“新材料是制造业的底层支撑,东莞的供应链优势和政策环境为技术产业化提供了理想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