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节点,谢岗镇在农业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据东莞市农业农村局8月15日公示,东莞市丰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丰实农业”)在黎村种植的粤禾丝苗早稻实测亩产达636.69公斤(干重),创全市早稻单产最高纪录,荣膺“2025年东莞市早稻单产提升项目”一等奖。这一成果体现了谢岗对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既是严格落实田长制、守好良田沃土的扎实行动,同时也是“百千万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鲜活注脚。
■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可在一方稻田中同频共振 吴长虹 摄
“2025年东莞市早稻单产提升项目”由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经主体申报、实地测产等严格程序评选。本次一等奖仅设2名,丰实农业优势胜出,彰显谢岗镇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的农业示范作用。
丰实农业负责管理的黎村620亩高标准农田,今年早稻种植以粤禾丝苗为主导品种,该品种为感温型常规稻,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适宜东莞地区种植。
公司负责人谢银康介绍,今年得益于“良种+良机+良法”的科技兴农策略,全程采用机械化耕作模式,包括自动化收割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显著提升了效率。收割工作于7月下旬展开,仅用四五天便基本完成,较去年同期进度加快。
8月20日,记者在黎村稻田看到,翠绿的秧苗在插秧机的精准穿梭间整齐“立正”,仿佛为水田披上流动的绿毯,短短30秒便铺满20余米宽的田野,轰鸣声里满载丰收的希望——这是丰实农业正在播种晚稻的场景。今年晚稻季,丰实农业试种新品种“华航香银针”,预计8月25日前完成插秧。
记者从谢岗镇农林水务局了解到,作为东莞市耕地保护的标杆,谢岗镇近年通过耕地恢复、“两违”整治和田长制等措施,强化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2022-2023年已完成约400亩耕地流入。本次早稻丰收为全年粮食安全奠定基础,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接下来,谢岗镇还将推动农业与休闲观光融合,加快黎村、赵林农文旅综合体建设,通过道路景观提升和停车设施改造,打造市良田公园示范项目,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当“百千万工程”从蓝图走向田野,谢岗镇正以沉甸甸的稻穗证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可在一方稻田中同频共振。
相关新闻
南面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美森林乡村
走进谢岗镇南面村,焕然一新的美丽庭院花木扶疏,6500亩荔枝林翻涌绿浪,银瓶山麓的生态露营里传来欢声笑语……这个位于东莞东部的村庄,正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在绿水青山间绘就“景、业、治”协同发展的新图景。
■南面村逐步绘就了“村美、家美、人更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何泳 摄
美丽庭院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谢岗镇南面村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立足本地特色,创新打造美丽庭院示范项目,聚焦马公坑、下石鼓两个核心村小组,高标准推进16850平方米的连片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村庄整体风貌,更以“小庭院”撬动“大参与”,成功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走进这两个村小组,随处可见庭院环境实现从“杂乱”到“精致”的蜕变。垃圾定点归位、物品规整有序,绿篱围合的院落里花木扶疏,花砖铺就的小径串起诗意生活。更令人欣喜的是文明风气蔚然成风,村民在参与建设中逐渐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美丽庭院”不再是单纯的居住空间,更成为培育文明乡风、传承良好家风、滋养淳朴民风的重要载体,绘就了“村美、家美、人更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荔枝红火,擦亮“国标”金字招牌
南面村全村荔枝园地约6500亩,是谢岗镇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2021年12月,谢岗镇成功注册“谢岗荔枝”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提升了谢岗镇南面村荔枝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在荔枝成熟的季节里,南面村通过政校地企合作拓宽销售渠道,以综合线下会场、线上直播等销售方式,推广谢岗荔枝品牌至全国,拓宽农户销售渠道、减轻村民农产品销售压力,将传统荔枝种植升级为“品牌化、科技化、融合化”的特色农业,更构建了“全链协同、多方共赢”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荔枝产业现代化”范式。
山水赋能,文旅服务升级引客来
南面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锚定自身发展优势,梳理现有空间,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体验。
一方面,南面村引入“悦林谷生态露营自然科普综合体”等优质项目,打造集森林保护、生态修复、林下休憩、科普研学、廉洁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复合型生态基地,让游客在负氧离子充沛的山林间,体验自然教育的趣味。
另一方面,南面村以硬核举措破解发展痛点,通过人车分流规范停车秩序,扭转过去交通混乱的局面;做好景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停车布局,规划停车位超百个;增加卫生清洁频次、增设便民服务点,让景区始终保持“高颜值”。
如今,南面村生态价值的转化路径愈发清晰,优质的生态环境与完善的旅游配套,吸引了更多市民游客走进南面村,带动餐饮、农产品销售等周边产业增收,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直接转化。
南面村党总支书记林敏怡表示,未来,南面村将继续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结合“东莞第一峰”银瓶山的IP,多方争取项目,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健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努力构建多节点开花、多业态融合的农文旅发展场景,促进农文旅纵深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