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热浪翻滚,空调外机轰鸣作响,写字楼灯火通明,工厂生产线全速运转,东莞全市用电负荷持续攀升,迎峰度夏保供电进入关键期。为全力保障广大市民清凉度夏、企业可靠用电,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依托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打出“智慧监控+精准运维+高效联动”组合拳,全力以赴迎战高温“烤”验,为万家清凉和企业生产保驾护航,守护城市电网“生命线”。
▲东莞供电局应用多维数据自动匹配工具,只需要30秒即可完成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数据智能交叉比对和深度分析
精准把脉,筑牢重过载设备“防火墙”
近日,在东莞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试验研究所)的电子屏幕上,系统中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如同城市的血脉搏动,在线测温的数值正悄然升高,负荷曲线步步攀升。
“面对持续高负荷挑战,我们聚焦电网薄弱点,对主配网重过载设备实施精准预警、靶向治理。”东莞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试验研究所)生产及运营监控分部高级经理王植指着屏幕上闪烁的预警信号说道。
此刻,设备监测“吹哨预警”系统正高速运转,24小时严密监控着成千上万台设备的“健康指标”:在系统已有数据的基础上,该中心针对主网每日重载设备,自主开发了多维数据自动匹配工具,将在线测温等实时监测数据,与设备档案中记载的数据异常进行智能交叉比对和深度分析,实现重载设备运行态势综合感知。
发现缺陷后,值班人员第一时间下发“急诊通知单”,将相关信息推送至设备运维部门,赶在设备真正“发烧倒下”之前,协助运维人员锁定目标,明确“病因”,为后续精准运维抢占黄金时间。
该中心生产及运营监控班班长柳广兴介绍,应用多维数据自动匹配工具后,只需要30秒即可完成以往3小时的任务量,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而针对配网设备,该局每日发布配变重过载地图,协同运维单位对地图中持续“飘红”的日过载配变制定“一患一策”,通过负荷切割、配变增容等措施开展有效治理。在严密监测和精准运维下,潜在设备故障和隐患无处遁形,为关键设备筑起一道智能化“防火墙”。数据统计显示,7月份重过载配变数量同比大幅下降,设备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为迎峰度夏期间全社会可靠用电打下坚实基础。
▲东莞供电局试验人员顶着烈日在变电站开展避雷器带电测试及红外测温作业
三工单联动,点亮城中村用电“安全灯”
迎峰度夏期间,电网负荷攀升,叠加台风暴雨恶劣天气、外力破坏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电网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快速响应、高效抢修保障市民用电,提升客户满意度?东莞供电局以“三工单联动”热力图和“配网报障工单监控一体化”平台回答了这一问题。
“‘三工单联动’热力图可实时呈现每个区域在固定时段的抢修、诉求综合态势,并快速定位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该中心生产及运营监控班副班长刘波江介绍,为快速响应市民用电诉求,该中心构建了“故障抢修+供电质量诉求+网络动态”三工单高效联动处置机制,共享信息如同“晴雨表”一般呈现配网抢修态势,指挥开展抢修复电工作。
近日的一次晚高峰,热力图显示某地区同时出现抢修工单激增、低电压诉求集中,该中心立即判定该区域存在集中性供电瓶颈,并秒级联动东南区供电局营配指挥中心,迅速调派发电车和抢修队驰援,1小时内恢复供电。
同时依托“配网报障工单监控一体化”平台,东莞供电局落实“5分钟签收、45分钟到位、4小时复电”承诺,并对处置过程100%监控闭环,确保客户诉求件件有回音。数据显示,入夏以来故障抢修工单平均签收时间缩短至约1.39分钟,到位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4小时复电达标率高达95%。
▲东莞供电局试验人员开展避雷器带电测试及红外测温作业
此外,该中心还实行“吹哨到台区”,7×24小时紧盯城中村配变,结合配变重过载地图和三工单热力图,助力属地单位动态调整城中村配变运维策略与服务流程,确保客户关切第一时间响应、专业处置、及时反馈、有效闭环,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近日,系统实时监测到某城中村配变电压骤降,瞬间触发城中村配变预警推送至区局营配指挥中心。抢修人员立即抵达现场,发现并更换故障设备,在多数村民醒来前完成复电,真正实现“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理”。
滚滚热浪中,东莞供电局发挥生产指挥中心“最强大脑”作用,以智慧监控、精准运维和高效联动构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数字防线”,打好迎峰度夏电力保障攻坚战,守护城市用电和市民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