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摄影征集活动|东莞市长安镇实验小学 陈庆洲《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9-01 13:49:19

暑假期间,我来到南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当我站在那面布满黑白照片的墙前,无数双或年轻、或沧桑的眼睛从历史深处凝视着我,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这些曾鲜活的生命,在1937年的寒冬,沦为侵华日军暴行的牺牲品。

纪念馆里,“遇难者300000”的黑色石碑以多种语言镌刻着这个沉重的数字,旁边的纪念柱上“1937.12.13 - 1938.1”的日期,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提醒着每一个参观者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漫步其中,每一件文物、每一段影像、每一尊雕塑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南京城在那段时间经历的苦难。魏特琳女士的雕像前,文字记录着她保护妇女儿童的义举,这份跨越国界的善良与勇气,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更显珍贵。

站在纪念馆的雕塑前,那尊昂首的雕像与身旁的白花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白花象征着对逝者的缅怀,雕像则代表着遇难者不屈的精神。这让我意识到,铭记历史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从历史的伤痛中汲取力量,坚定守护和平的决心。

走出纪念馆,外面的阳光格外明亮,与馆内的肃穆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刻,我明白了,我们享受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先烈和遇难同胞用血泪换来的。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有责任铭记这段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守护和平、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东莞市长安镇实验小学 四年级 10班 陈庆洲;指导老师:廖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