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湾新区:创新综合整治模式,打造桥下空间蝶变“样板工程”
东莞日报 2025-09-01 12:53:10
近7日时间,累计出动550人次,新建排水沟约2.8公里、桥下空间场地平整约1.4公里,消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蚊媒密度显著降低;桥下空间“灰色地带”蝶变成停车场,新增近1000个停车位;“一桥一策略”“一段一方案”,推动桥下“沉睡空间”向复合功能的“活动空间”蝶变……
 
图片

高速桥底健身区

 

 

桥下空间整治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试金石”。滨海湾新区以广深沿江高速桥下空间整治为突破口,统筹推进环境治理、停车难题化解和民生设施配套,探索形成“空间高效利用、安全规范管理、民生需求保障”的桥下空间综合整治模式,将“闲置空间”转化为“金角银边”,形成全市可复制推广的治理经验。

 

 

图片

 

焕新”桥下空间:

从环境整治到民生赋能

 

近期以来,滨海湾新区启动桥下空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针对广深沿江高速桥下长期存在的卫生死角、乱堆乱放等情况,组织“消杀、清积水、清垃圾”三支队伍,对桥下及两侧外30米控制区进行全面清理,通过清理空间杂物和垃圾、新建排水沟、对低洼积水区域实施土地平整或硬底化处理等,对暂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区域进行精准用药、科学消杀,彻底改善桥底阴暗潮湿、垃圾积存的情况。

 

图片

滨海湾OPPO园区高速桥底停车场

 

 

自8月24日以来,累计出动550人次,对广深沿江高速(滨海湾新区交椅湾段)桥下空间进行环境整治,新建排水沟约2.8公里、桥下空间场地平整约1.4公里,消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处理积水地块约5万平方米、清理积存垃圾20吨,蚊媒密度显著降低,防控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桥下空间整治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试金石”。滨海湾新区把“无用空间”蝶变成“有用之地”,成为破解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的抓手之一 。

 

图片

滨海湾OPPO园区高速底停车场

 

 

OPPO等龙头企业入驻带来停车需求激增。新区创新采用“国企统租”模式,选取部分空间,改造为标准化停车场,进一步满足企业员工和公众的停车需求。

 

目前OPPO 滨海湾园区、新区管委会两端桥底停车场超1000个停车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在建设停车位330个,OPPO员工通勤停车时间缩短40%,有效缓解周边企业、居民、游客“一位难求”压力。

 

停车场建成,精细化管理同步落地:滨海湾配套智能停车系统、照明及监控设施,健全日常巡检机制,定期检查桥梁结构与停车场设施的关联性,确保空间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

 

图片

滨海湾OPPO园区高速底停车场

 

 

图片

 

“桥城共生”:从停车刚需到多元服务

打造“15分钟生活圈”

 

桥下空间改造的背后,是滨海湾新区城市更新的精细化实践,是对存量空间的深度挖掘,更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

 

图片

高速桥底停车场

 

 

为推动桥下“沉睡空间”,推动桥下空间从单一停车功能向文体休闲、社区服务等复合功能升级,滨海湾新区将持续统筹规划广深沿江高速、滨海湾大桥等各类路桥桥下“沉睡空间”,坚持“一桥一策略”“一段一方案”原则,结合周边空间布局衔接功能和周边市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对桥下空间资源进行充分摸查、整体诊断和精准定位,打造周边企业、居民、游客“15分钟生活服务网”。

 

具体而言,滨海湾将丰富桥下空间设施,布局建设休憩座椅、儿童设施、健身设施、降尘绿篱等民生设施,远期增设自动贩卖机、流动集市等商业配套,满足群众多元化生活需求。目前已建成使用1个运动休闲空间。

 

图片

高速桥底健身区

 

 

为更好地美化桥下空间的环境品质,滨海湾将通过彩绘、铺装等方式对桥墩进行艺术化处理,提升桥下慢行系统品质,打造“桥城共生”的绿色休闲运动综合体。

 

图片

滨海湾OPPO园区高速底停车场

文字:张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