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人秀|从搬煤气罐到“舞文弄墨”,唐春元把日子写成了诗
东莞+ 2025-08-31 19:44:40

近年来,越来越多隐藏在各行各业的“素人写作”者被发现、被挖掘。他们用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创作视角,书写生活的烟火气,揽获众人的喜爱。

在虎门新大众文艺的“素人写作”领域里,被誉为东莞煤气罐诗人的唐春元,始终以细腻的观察和质朴的语言,展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与温情。他的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是社会经验的民间存档,也是文学活力的新型源泉,其诗歌作品也常在各类报纸刊物上发表。

唐春元常说,自己诗歌与工作的关系,恰似燃气与火焰的关系。这一比喻,不仅捕捉到燃气作为创作源泉与火焰作为创作成果之间的共生互动,更诠释了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肩负起时代的重量,赋予琐碎生活多元视角与思考深度。

2000年,自幼喜爱诗歌创作的唐春元从江西抚州来到虎门逐梦,入职虎门一家燃气公司,成为一名燃气配送工。他每天根据用户需求,将灌满煤气的煤气罐送至千家万户。近200斤重的钢罐,在他一番腾挪间竟显得轻松自如,这火候是他在日复一日的操练中练就的。后来,唐春元成为虎门白沙片区的负责人,每天除检查煤气站的安全状况,还要负责煤气配送,不时帮同事卸装煤气罐,上门引导客户安全用气或进行故障排查。

由于工作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唐春元时常接到各种求助与咨询,琐事不断,但他总是耐心解答或赶到现场解决问题,赢得了用户的良好口碑。不管是送气上门还是排除故障,完成工作后,唐春元喜欢和用户拉家常,从家长里短的聊天中捕捉藏于市井的写作灵感。

读唐春元的诗歌,能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创作既扎根于东莞打工生活现场,超越具体时空限制,又完成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这种创作实现了劳动美学与文学表达的融合,是日常生活诗化的艺术行为,让人通过具象化的诗句,感受到藏于生活皱褶中的哲学思考,因其真实而感人,进而定义了时代诗歌写作的一种模式,成为“素人写作”的代表。

对于任何一个游子而言,故乡写作都是绕不开的话题。唐春元的故乡江西抚州广昌,素有白莲之乡的美誉。在他的诗句中,父亲、村庄、小河,纯朴而生动,让地理名词成为乡愁的肉身载体,引发人们共鸣与感动。

近日,唐春元已从鲁迅文学院东莞作家研修班学习归来,他感慨不已:“我好像一棵树,故乡给了我根,虎门给了我枝叶,让我茁壮成长,梦想成真。”显然,虎门已成为唐春元的第二故乡。未来,他将一如既往扎根生活,书写虎门更多的精彩。

文字:雷元全 图片:通讯员 陈建明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