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莞的初秋带着夏末的余温,到了饭点,看着桌上的菜总提不起兴趣,油腻的不想碰,清淡的又觉得没滋味,连平时爱吃的米饭都能剩下半碗。这时候就特别需要一道“鲜得勾魂、香得开胃”的硬菜,既能补够初秋所需的营养,又能把没胃口的毛病“治”好。这次推荐一道“紫苏炒牛蛙鸡腿”,嫩滑的牛蛙裹着浓郁酱汁,带皮的鸡腿肉嚼着喷香,再配上紫苏独有的清香,一口下去,肉香、酱香、紫苏香在嘴里层层散开。

牛蛙的蛋白质含量特别高,比猪肉、鸡肉还丰富,关键是脂肪含量低得很,初秋想补点蛋白质恢复体力,又怕吃多了长胖的话,牛蛙就是绝佳选择。

很多人炒鸡肉爱用鸡胸肉,觉得脂肪少,但鸡胸肉炒不好就容易柴,尤其初秋天气干燥,吃着柴肉更没胃口。鸡腿肉就不一样了,哪怕去皮后,肉质也带着点自然的油脂,炒出来滑嫩多汁,嚼着满是肉香,还不用怕塞牙。怕油腻就去皮,喜欢更香的口感就带皮炒,煎到外皮微焦时,那香味能飘满整个厨房。

这道菜的“灵魂”是紫苏。初秋的紫苏正新鲜,菜市场的小菜摊里一抓一大把,几块钱就能买够吃两三次的量。凑近闻有股清凉的草本味,还混着点柠檬和薄荷的淡香,炒肉的时候放进去,能把肉的腥味全“吸”走,还能添上一股独有的香气,吃着一点不腻。从老辈说的“药食同源”来讲,紫苏能散寒、行气和胃,初秋不少人还带着夏天的湿气,吃点油腻的容易胀气,加把紫苏正好能帮着顺气,哪怕多吃两块肉也不觉得胀肚,舒服又开胃。
红椒又脆又鲜,不仅添了色彩,吃着还清爽,解腻又补充维生素。初秋天气干燥,人容易缺维生素C,多吃点彩椒正好能补上,连不爱吃蔬菜的孩子,都会跟着肉一起嚼几口红椒。
食材:
牛蛙:500克
鸡腿:3个
紫苏:1大把
红椒:1个
大蒜:5瓣
生姜:1块
小米辣:3根
腌肉料:料酒2勺、淀粉1勺、盐半勺
调味料:生抽2勺、老抽1勺、蚝油1勺、白糖半勺、鸡精半勺(可选)、食用油适量
做法:
1.牛蛙块用清水冲洗2~3遍,沥干水分后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避免下锅溅油;鸡腿去皮去骨后切成和牛蛙差不多大的块,和牛蛙一起放进大碗里,加入1勺料酒、半勺盐、1勺淀粉,用手抓匀,确保每块肉都裹上一层薄淀粉,然后静置腌制15分钟。
2.红椒去籽后也切成大小相近的块,大蒜用刀背拍碎后切成蒜末,生姜去皮切片,小米辣切圈,紫苏叶洗净后去掉老梗,只留嫩叶备用。
3.起锅倒入适量食用油,油热后转小火,放入蒜末、姜片、小米辣,慢慢煸炒出香味,注意别炒糊蒜末,变成淡黄色即可。然后把腌制好的牛蛙和鸡腿块倒进去,转中火快速翻炒。
4.淋入剩下的1勺料酒,继续翻炒几下,进一步去除肉的腥味;再加入生抽、老抽、蚝油、白糖、鸡精(可选),快速翻炒均匀,让每块肉都裹上酱汁。
5.放进红椒块,继续翻炒30秒,让红椒断生即可。把洗好的紫苏叶放进锅里,快速翻炒10秒钟,看到紫苏叶稍微变软、独特的香味飘出来就立刻关火——紫苏不能炒太久,不然香味会散掉,叶子也会烂成一团,影响口感和颜值。
把菜盛进盘子里,撒上少许葱花点缀,一道鲜香味浓、颜值在线的紫苏炒牛蛙鸡腿就做好了,趁热吃口感最佳,裹着酱汁的肉配着米饭,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小贴士:
1.处理牛蛙时,让商家彻底去除内脏、表皮和头部,回家后还要用清水多冲洗几遍,避免残留杂质;用厨房纸吸干水分是关键,既能防止下锅溅油,还能让肉更好地吸附酱汁,口感更紧实。
2.紫苏要最后放、快炒快出,10秒钟足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留它的独特香味;如果买不到新鲜紫苏,可用干紫苏代替,但要提前用温水泡软,香味会比新鲜的淡一点,可适当多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