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 杨冯奕嘉《重走东纵路 吾辈当自强》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30 13:21:08

历史如镜,丰碑不朽,精神永恒。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胜利的一天是中国子女的不屈抗争,3500万同胞的鲜血,是无数先烈的勇敢牺牲才换来的。这血与泪的记忆,我们身为中华儿女不会忘,不能忘,更不敢忘。振兴中华,吾辈当自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踏上了这条东江纵队走过的路。沿着先辈们的足迹,探寻历史长河中的故事。

当第一缕晨光洒向大地,我站在了东纵路的起点。阳光穿透榕树枝叶,光斑印在碎石路上。这温暖的场景不禁让我幻想起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那一天的天气是否像今天般明媚,百姓们也是否如今天阳光般美好。我轻轻踏上了这条曾被先辈们走过的古道,心情不由得沉重了起来。

第一站,我来到了东江纵队纪念馆。我望向那玻璃展柜,一把已被岁月沉淀,变得锈迹斑斑的步枪,可那枪口似乎还残留着战火的痕迹。“这是曾生司令员穿过的衣服,在寒冷的冬天中,他们并没有棉衣,就靠互相依偎来取暖。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却没有一人喊过放弃。”讲解员指着一件破旧不堪的粗布军装说道。在这一瞬间,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画面,心中生出对战士们的敬畏之情。让我最为感动的是一封已经发黄的绝笔信。信中写着:“若儿战死,勿悲。愿以我血沃中华。”看到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沿着纪念馆后的山路继续前行,蜿蜒入山,林木幽深。向导爷爷指着一处被树木遮挡,极为隐蔽的山洞说道:“这里是当年东纵战士们的临时医疗所。当时并没有麻药,伤员们只能忍痛治疗。药品也十分缺乏,护士们就用草药熬成汤药。在一次敌人搜山中,年仅16岁的卫生员小林为了保护伤员,故意把敌人引开,自己却壮烈牺牲。”听完这一番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心中就像被砸了块石头般,压得我喘不过气。

来到山顶的纪念碑前,已是太阳落山时。风轻轻拂过脸颊,可我却心事重重,脑海中浮过的仍是刚刚看到的一幅幅景象。我望着纪念碑,感叹道:“可那些为国献身的战士也是普通人啊!他们却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国家的长城,用坚实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在这些勇敢无畏的战士们的身上变得具象化。

重走东纵路,是一次心灵的觉醒,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在今朝复兴途中,吾辈当以知识为剑,以信念为盾,不负韶华,不负时代。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作者:东莞市大朗第一中学 初二 9班 杨冯奕嘉;指导老师:杨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