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塘厦中学 陈迎迎《重走东纵路:在时光褶皱里打捞星火》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29 20:24:53

清晨的露水洗亮了东纵路的石板,我踩着碎金般的阳光出发。道旁荔枝树的影子在风里摇晃,叶子边缘凝着的露珠,像被揉碎的星子,坠落时溅起细碎的光——这光,竟和我要探寻的历史星火,有了某种隐秘的呼应。

推开东江纵队纪念馆的木门,旧时光的气息裹挟着岭南的潮气扑面而来。玻璃展柜里,泛黄的手稿蜷曲着边角,墨色晕染处,仿佛还留着战士们深夜秉烛书写的温度;锈迹斑斑的枪支,握把处的木纹早已皲裂,指尖轻轻触碰,粗糙的肌理里,竟似能摸到当年紧握时的汗渍。最打动人的是那件补丁摞着补丁的军装,粗麻布的经纬间嵌着硝烟的苦味,右肩的补丁针脚歪扭却扎实,像是有人在炮火间隙,就着摇曳的油灯匆匆缝补。

展柜上方的射灯斜照下,给这些旧物镀上一层柔光。我忽然看见,光束里浮动的尘埃,正缓缓落向军装的补丁——它们多像历史的碎屑,在岁月里沉落,又在凝视中苏醒。

溪水漫过鹅卵石,某块石头的凹处藏着道浅痕,像被刀刻过的“十”字。是路标?还是伤员刻下的家书断章?水流反复冲刷,把尖锐的棱角磨成温润的弧,却让那道痕愈发清晰,像历史在石头上烙下的胎记。我忽然看见,无数双沾着泥污的手抚过它:有人把干粮袋压在石上歇脚,有人拿它垫过负伤的腿,最后一任主人,或许是位通讯员,把密信藏进石缝时,指节蹭过这道刻痕——于是,时光便在石头里住下了。

东莞中学的老樟树下,“1924”的刻痕藏在碎金般的树影里。我蹲下身,指尖抚过石碑边缘——风雨把棱角磨得温润,却让那些字迹愈发清晰。忽然有片樟树叶飘落在“2”字的凹陷处,青绿色的脉络舒展着,竟与历史的纹路奇妙地重叠,如年轻脉搏叩响往昔门扉。

树影摇晃间,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漏下来,在石碑上跳成细碎的光斑。恍惚间,那些光斑像是无数双年轻的眼睛,正透过时光,凝视着我们这些继承者的脸庞。

暮色漫过东纵路时,荔枝林里的晚风裹着旧时光的余温袭来。我知道,那些藏在文物褶皱里、弹痕卵石间、石碑树影中的故事,早已化作掌心的温度——我们捧着这份炽热,走在青春的路上,要把历史的星火,续写成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芒。

作者:东莞市塘厦中学 高二 22班 陈迎迎;指导老师:崔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