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浪漫气息席卷莞邑大地
8月28日
望牛墩、道滘、中堂
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场场
兼具文化厚度与浪漫气息的七夕盛会
跟着小莞家一起来看看吧
8月28日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望牛墩镇文化广场
化作 “七夕之夜” 古风晚会的星河舞台


晚会以民乐启幕,串联诗词、舞蹈、杂技、粤剧等多元艺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岭南水乡浪漫与传统文化厚重。


开场诗朗诵《何为七夕》回溯节日起源,仪仗队入场后,长者演绎《七夕颂文》;琴剑和鸣《流水》与剑舞刚柔并济。随后,少儿古典舞《望溪灯影》、诗朗诵《诗韵千年》、杂技《蝶恋花》、歌曲《上古情歌》等节目层层递进,器乐合奏《鹊桥仙》《梁祝》与《七夕银河会》粤剧焕新演绎爱情百态。压轴环节,巧儿组、巧女组、巧妇组着传统服饰行礼,还原古朴礼教;庄重的祈福现场再现 “拜七姐” 民俗,震撼全场。
“匠心七夕”特色贡案展上,全镇21条村及3所学校的24台作品赛巧。村贡案保留传统场景,融入水乡元素与时代特征,如“绿美乡村河涌整治”“百千万工程”等主题;学校作品用环保材料搭建“校园乞巧角”,展现“非遗进校园”成果,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除此之外,水乡公园的“寻味七夕”美食市集人气爆棚,汇聚传统小吃与创意美食,非遗英歌舞、醒狮大会等表演同步上演,打造沉浸式味觉与文化体验;“潮玩七夕”主题动漫IP人偶打卡活动中,牛郎织女动漫IP人偶受市民与潮玩爱好者喜爱,大家互动合影、录制视频;“浪漫七夕” 咖啡打卡点,多款限定特调咖啡承载浪漫祝福,市民手持咖啡拍照,分享甜蜜与美好;望牛墩图书馆的“巧手七夕”音乐盒制作活动,以牛郎织女传说为灵感,参与者亲手打造“会唱歌的鹊桥”,在创作中感受本土七夕文化底蕴,凝结温暖记忆。


望牛墩镇“我们的节日・七夕”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将“乞巧”文化的灵魂与水乡风情、现代潮流深度融合。这场盛会不仅让传统七夕节焕发出新的活力,更让望牛墩的文化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8月28日晚
"莞一夏·2025年东莞(道滘)
青少年文化艺术季"
"艺韵传承"七夕节系列活动
在道滘镇多个场地同步举行
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体验
共同感受传统七夕节的独特魅力
16时起,道滘全镇十多处民间贡案点同步点亮,蜿蜒巷弄间,一盏盏手工灯笼与精致贡案相映成趣。厚德水流庙、巍焕楼、衡斋家塾等地,市民游客执图漫步,“打卡”古老民俗,在“一桌一景一故事”中沉浸式体验岭南传统七夕的魅力。

永庆粤韵桥化身现实版“鹊桥”,成为当晚最炙手可热的拍照胜地。灯笼与专业布景,吸引大量年轻情侣驻足留影。不少市民惊呼:“原来传统文化可以这么浪漫!”

本次七夕游园会,美食同样不缺席!兴隆街和永庆村委会分别设有美食摊位,汇聚本土特色美食。香气四溢的道滘粽、酥脆可口的蛋卷、清凉解暑的绿豆沙等传统小吃让市民游客大饱口福。
现场制作的卤水、炸嘢等美食更是排起长队,市民逛完七夕游园,停下来品尝美食,感叹:“好玩好吃,更能感受道滘的七夕文化氛围,好热闹。”

期间,醒狮队伍伴随着激昂的鼓点,穿梭在美食摊位和人群间,展现出传统醒狮的魅力与活力。市民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拍照,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傍晚时分,永庆河畔游船轻荡,两岸灯影初绽,泛舟而行宛如画中游。在兴隆街举办的“今晚约局”七夕粤曲专场,更以悠扬声韵为浪漫之夜添上一抹浓厚的广府情调。

“巧手万象”亲子寻踪活动吸引超千组家庭参与。孩子们持明信片集章打卡,在游玩中亲近非遗,不少家长感慨:“这才是七夕应有的仪式感!”
彩绳轻系,瓜果飘香
一年一度的
中堂郭洲七夕民俗文化节
如约而至
传统“摆贡案,拜七姐”的韵味
与美食嘉年华、龙舟赛、说媒秀等
新潮活动撞了个满怀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为市民奉上一场
兼具古韵与活力的“七夕盛宴”



今年贡案还藏有“新彩蛋”:中堂村特邀资深师傅制作反映 “百千万工程” 后郭洲新貌的作品,迪爱歪公司也贡献展现水乡古朴风貌的作品,现代元素与传统技艺交融,吸引村民游客前来 “拜七姐”,表达美好祝愿。有家长表示带孩子来感受传统氛围更生动,年轻人则赞叹手作精细。

美食嘉年华现场烟火气十足,融合传统美食、非遗手作与汉风雅韵,设“吃、喝、玩”三大专区。茶饮专区有十余种特色饮品;美食专区,冰糖葫芦、糖画等唤起童年记忆,融入本土文化的文创雪糕成 “打卡王”;文化体验区人气高涨,手作祈愿灯笼、拼图体验吸引家庭参与,不少市民着汉服拍照,定格七夕美好。
在古风美食街氛围中,“王婆”用风趣幽默的方式为单身青年牵线,操着地道东莞话互动,还与观众说笑,持续点燃现场气氛。
这个七夕,郭洲以传统民俗留住乡愁,用多元活动传递热情,让每个人都找到专属浪漫。
此刻,七夕的浪漫尚未落幕
更多精彩活动等你来体验
时光正好,快带上家人朋友
赴这场七夕之约
把专属的节日记忆带回家!
供稿:文化莞家综合幸福望牛墩、魅力道滘、魅力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