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道滘镇以规划引领、建设攻坚、运营赋能“三轮驱动”,成功打造东莞“和美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道滘段)。这条以18公里水系为脉络的示范带,自西向东串联8个行政村、覆盖31.1平方公里,不仅是东莞首个乡村振兴示范带,更在2022年获评全市唯一的“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
锚定规划坐标构建科学布局体系
示范带建设,规划是先导。为确保规划科学落地,道滘专门成立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指挥部,实行镇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沿线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指导的推进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制度保障同步跟进。道滘先后出台《道滘镇乡村振兴环境整治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统筹开发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十四五”期间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补助资金,从资金、机制层面为规划落地“保驾护航”。
在规划编制上,道滘引入省市级专业团队打造乡村振兴“1+2”规划体系——以1个镇域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为核心,配套和美水乡、水乡田园2个示范带建设子规划。2022年,该镇提前培育4个市级特色精品村、3个水乡特色示范村,为示范带建设筑牢基础。
尤为关键的是,道滘深度挖掘“鱼米之乡、美食之乡、游泳之乡、龙舟之乡、曲艺之乡”的“五乡”文化内涵,对沿线8个村实施“一村一韵”差异化发展:大岭丫村打造市级绿美示范乡村,永庆村重点发展水乡游船项目,兴隆街以“活力老街、精致市井、有味日常”为定位激活圩市活力……如今行走示范带,“移步换景、村村有特色”的全域景观体系已初步成形。
为留住水乡记忆,道滘还对巍焕楼、济川善堂、衡斋家塾、豉油厂旧址等历史文物和老旧建筑进行翻新修缮,让承载时代印记的老建筑变身“网红打卡地”,既唤醒了乡土情怀,也为示范带注入文化灵魂。
攻坚难点,三段式推进激活水乡动能
兴隆街,道滘的“母亲街”,因良好的自然肌理与深厚的历史底蕴,被选定为“和美水乡”示范带圩市精华段的首开段。2023年4月,首开段正式动工,当年12月便完成建设——这条仅150米的街道,成为道滘示范带建设的“缩影”。
为确保改造符合群众期待,镇村两级组建工作专班,挨家逐户摸排情况、征求意见,最终确定“还原民国水乡风貌、留住烟火气”的改造方向。
在具体施工中,首开段围绕兴隆河两岸39栋建筑外立面,坚持“一楼一策”:统一展示面整体色调,保留农房历史风貌,逐栋定制瓷砖贴面、墙漆粉刷、窗框改造等方案。针对群众反映的“缺乏公共活动空间”问题,项目还同步打造了3500平方米的兴隆社区广场,集休闲、集会、表演、亲水等功能于一体,成为村民日常活动的“新客厅”。
首开段的成功,为后续建设奠定基础。2025年2月18日,示范带圩市精华段二期项目动工,将完成剩余1.9公里兴隆河两岸改造,涉及226栋建筑外立面升级、1400平方米公共广场建设,以及“三线”整治、河道驳岸修复等工程。
着眼未来,三期项目已进入规划阶段。该项目北起地铁1号线厚德站、南至广惠城轨道滘站,总长约3公里,计划融合非遗、潮流、美食等元素,打造“地铁上的休闲生活街区”。目前,为抢抓今年年底东莞地铁1号线通车机遇,道滘已率先启动厚德站慢行接驳快线建设,项目7月动工、10月底竣工,建成后将形成“从轨出发、依水而行、舟游道滘”的City Walk路线,让游客体验“陆上水间皆风景”。
与此同时,道滘以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同步推进沿线8个村绿化美化、停车治理、“六乱”整治等工作。在“三线”整治中,该镇创新采用“多网合一”光纤通信网络模式,2023-2025年计划投入9600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域整治;在绿美建设上,三年来全镇种植苗木1.1万株,新增及补绿复绿面积超20万平方米,建成78公里碧道,真正实现“转角遇美、出门见绿”。
创新模式,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
“建得好,更要运营得好。”道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避免“重建设、轻运营”,该镇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让示范带“活”起来、“火”起来。
在招商运营上,道滘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优质运营公司参与资源统筹,最高给予投资主体100万元补贴;实行项目招商部门包干制,并聘请专业团队“把脉问诊”,目前已成功引进四海饮食、也文也武等优质项目。
文化赋能是运营的核心。道滘依托“中国特色食品名镇”“中国曲艺之乡”等品牌优势,打造了大湾区首个道滘裹蒸粽非遗文化馆,将刘氏旧屋改造为文化博物馆,联合社会力量共建济川善堂慈善博物馆,逐步形成“非遗体验+美食消费+文化研学”的文创产业集聚区。
永庆村的“强村公司+专业运营”模式,成为水乡产业活化的典型案例。该村成立东莞市虹桥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聘请专业经理人团队打造水乡游船项目:建造专用码头,引入可升降篷智能游船破解传统桥梁限高难题,配套开发游船餐饮套餐及文创礼品,构建“游船+餐饮+住宿”全链条体系。该项目自今年5月1日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带动周边消费近12万元。
品牌活动则让示范带“人气爆棚”。以“与水共美,品味道滘”为IP,道滘策划了“水韵灯辉夜未央”元宵花月夜、粽子文化消费节、七夕乐夏节等活动,让永庆村成为“东莞小江南”,兴隆街变身“网红打卡地”。今年粽子节期间,兴隆街累计吸引游客超12万人次,相关话题网上曝光率达3000万次;夜间经济的培育,更实现了“白天看景、夜晚消费”的全时段体验。
此外,道滘还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推进“1+8”环卫保洁模式改革,组建镇属保洁队伍和8支村自聘保洁队伍,实行“网格化+智慧化”管理;优化首开段交通线路、停车布局,确保商业形态与水乡风貌协调统一,实现“建管并重、永续发展”。
如今,道滘正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持续深化空间拓展、风貌提升与文旅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水乡特色文化互促共荣。未来,该镇将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湾区现代化和美水乡,为东莞乃至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道滘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