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大岭山镇第二小学 陈宣伊《铭记铁血岁月,传承英雄精神》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27 22:47:54
踏入东纵纪念馆,厚重的历史气息瞬间将人包裹,仿佛穿越到战火纷飞的年代。展厅内,二百多件革命文物与四百多幅历史照片,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深情的讲述者,用斑驳痕迹与清晰影像,把七十多年前东江纵队沉雄悲壮的抗战史,向参观者娓娓道来。
纪念馆的七个展区,各是一段浓缩的历史。这里有逼真的战斗场景,硝烟似仍在弥漫;有见证烽火的实物:锈迹斑斑的刀枪是搏杀的武器,带补丁的衣物是艰苦坚守的印记。众多英雄雕像昂首挺立,下方文字记录着他们的名字与事迹。可当看到标注的年龄 ——18岁、14岁、20岁、22岁,我不禁驻足沉思。这些本应在阳光下奔跑、课堂里求知的少年,却放下书本扛起钢枪,奔向战场,将生命定格在最美年华。那一刻,我仿佛亲历枪林弹雨,真切读懂 “英雄” 二字背后的担当与牺牲。
让我格外触动的,是复原的地下交通站场景。昏暗灯光下,简陋桌椅整齐摆放,煤油灯微光如昔。当年,交通员们冒着生命危险,避开敌人搜查传递情报,在隐蔽战线用智慧与勇气搭建 “信息桥梁”。他们没有战场交锋的轰轰烈烈,却以默默无闻的忠诚书写无畏,这份精神同样值得铭记。
作为少先队员,低头看见胸前的红领巾,使命感愈发强烈。老师说过,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鲜红颜色是无数革命战士用鲜血染就。东纵纪念馆里的历史,不是书本上的冰冷文字,而是先烈用生命铸就的丰碑。我们生在和平年代,虽无战火考验,却有传承精神、建设祖国的责任。
铭记历史,是从先辈奋斗中汲取力量;勿忘国耻,是为珍惜和平、守护未来。今后,我会以英雄为榜样,戴好红领巾,努力学习、锤炼意志,长大后用力量为祖国繁荣添砖加瓦,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闪耀光芒。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镇第二小学 六年级 4班 陈宣伊;指导老师:欧阳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