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法指导到法治教育,再到校史浸润,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为2025级高一新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入学教育活动,为千余名新生铺就成长阶梯。通过三场主题各异、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旨在引导新生全面认识高中生活的新变化,系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切实增强法律意识,深化爱校荣校情感。高中生入学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奠基工程”,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心理与角色的关键转型,快速建立归属感,掌握高中全面健康发展的方法,凝聚集体意识,为其顺利度过高中三年乃至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法指导: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8月23日下午,“初高中学生角色转换及高中学法指导”讲座在体育馆开讲。东莞六中副校长杨琼洲担任主讲,从环境变化、人际关系、心态转换和学习内容四个方面分析了初高中差异。
他指出,适应高中生活的关键在于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突破,并提出了具体建议:课前目标先行、课中保持专注互动、课后及时复盘,同时要懂得合理分配时间。
此外,杨琼洲还重点介绍了学校特有的“四环节十六字”学法指导体系,围绕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四大环节形成学习闭环。他详细讲解了预习的“阅、思、习、疑”四步骤,以及错题本的正确使用方法,建议学生收录“易错题”“难点题”“典型题”,通过精准突破替代题海战术。
法治教育:筑牢校园安全“防护墙”
8月25日下午,法治教育专题讲座接踵而至。学校法治副校长、寮步公安分局副局长何玉麟以“知法守法,安全成长,对青春负责”为主题,为新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
“法律,不只是规则,更是盔甲”,何玉麟开宗明义,将法律比作保护青少年成长的盔甲和指引前行的明灯。讲座涵盖了交通安全、防电信诈骗、校园霸凌、禁毒知识等六个方面。
他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和数据,揭示了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的频发现状,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多种手段,并传授了“三不一多”的反诈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
针对校园霸凌,他明确强调“霸凌是犯罪行为,而非玩笑”,详细介绍了各种霸凌形式及应对方法,并表示学校对霸凌行为“零容忍”。
校史校情:在石头与草木间感受六中精神
8月25日晚,“心归处 是六中”校史校情专题讲座由东莞六中校长刘瑞红登台主讲,带领新生回顾学校十五年发展历程。
从最初10人筹备团队到如今招生分数位居全市前列,从二类学校跃升为“八大校”之一,刘瑞红深情地说道:“每一步都凝聚着全体师生共同的努力与梦想。”
校园中的文化石成为校史教育的生动教材。南门黄蜡石刻有杨宝霖先生295字《校园记》;校训石“臻善致远”源自容庚先生墨宝;刘瑞红阐释道:“‘臻善’是对美好的向往,‘致远’是目光长远、胸怀天下。”
这所被称为“生态园林”的校园内,每条路以树木命名,寄托着对师生的美好期盼:阴香路愿学生生机盎然,莞香路愿学生独具价值,秋枫路愿学生沉稳成熟……
“蠡亭”与“磊亭”不仅是休憩场所,更是六中感恩文化的象征。建校至今,无数校友、家长、社会人士的捐赠已成为六中文化的一部分,润物无声,代代相传。
“成长比分数更重要,专注比焦虑更有效”,刘瑞红在最后寄语新生学会欣赏师生、管理手机与时间,主动预习、独立思考、广泛阅读,更要学会感知幸福。
从学法指导到法治教育,再到校情浸润,学校为新生准备的“入学三重礼”已然为他们推开了一扇走向自我、认同归属的精神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