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群众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升级,专业医疗护理服务已成为社会“刚需”。面对这一迫切民生课题,东莞高位推动、系统谋划,将“建立医疗护理员管理制度体系”列为“民生微改革”项目之一,通过出台专项工作方案、开展大规模项目制培训、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系列举措,全力构建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医疗护理人才队伍,为“老有颐养、病有良护”的民生愿景注入强劲动能。
政府推动,构筑政策保障体系
今年5月,东莞市印发了《东莞市建立医疗护理员管理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从市级层面进行整体制度设计,明确医疗护理员的培训标准、评价机制、服务规范和监督管理等内容,标志着东莞市医疗护理员队伍建设进入规范化、体系化的新阶段。
该方案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医疗护理员行业存在的“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医疗护理员从“零散化”走向“职业化”,从“边缘辅助”走向“专业支撑”,使其成为东莞市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东莞市卫生健康局等部门协同发力,将医疗护理员培养纳入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东莞坚持以“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为原则,全力推动医疗护理员队伍建设。
在政府主导下,东莞市护理学会、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等机构积极发挥协同作用,为医疗护理员制度建设提供专业支撑。这种“政府主导、行业协同、院校支持”的多方协作模式,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形成了医疗护理员培养的合力,为制度体系的持续完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准赋能,打通人才供给通道
2025年6月21日,东莞市第一期医疗护理员项目制培训班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班,首批145名学员接受系统培训。此次培训依托人社部门的项目制培训政策,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市卫生健康局共同组织开展,并遴选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承训机构,整合卫生健康学院优质教学资源,组建由行业专家、院校骨干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
据了解,东莞市卫生健康局计划组织全市医疗机构现有在岗医疗护理员进行系统培训,其中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所承训的医疗护理员纳入市项目制补贴性培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市卫生健康局计划通过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医疗护理员培训与考核工作,持续优化医疗护理服务业人力资源供给,不断提升医疗护理员培训质量和效果,不断提高医疗护理员的业务素质及服务能力,打造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医疗护理员队伍,改善住院患者照护体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健康照护服务需求。培训内容将紧密结合临床与居家照护实际,涵盖基础照护技能、感染防控、急救协作、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等模块,注重理论与实操相结合。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自己可以变得更加优秀!”首期学员瞿丽君在结业后感慨道。另一位学员陈钰馨表示:“培训让我们技术更全面、服务更专业,特别是对失能老年人,更懂得如何陪伴他们,并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慰藉。”从事护理工作多年的尹爱华也深切体会到变化:“以前我们偏重于实务工作,而通过专业培训,让我们的服务更加规范和专业。”
市护理学会副秘书长曾琨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以“医疗护理员的现状及展望”为题开展讲座,为学员勾勒出清晰的职业发展蓝图。同时,她也期望学员们珍惜机会、勤学苦练,以所学实现个人职业价值,为东莞医疗照护事业贡献力量。
技能竞赛,树立行业质量标杆
8月13日,2025年东莞市医疗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成功举办,将全市医疗护理员队伍建设推向新高潮。大赛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市护理学会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市50多家医疗机构的60名护理精英同台竞技。
比赛设置多项贴近实际的实操考核项目:“患者突发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在模拟急救场景中,选手们迅速判断、默契配合;在心灵照护环节,选手们以温柔的询问和贴心的细节,展现出医疗护理应有的“手上功夫”和“心里温度”。
参赛选手温女士在“失能老人照护”环节中,不仅规范完成操作,还特意用毛巾垫住老人腰部防止受凉,这一细节赢得评委高分。“护理工作就是由无数细节堆砌起来的,多一份用心,患者就少一分痛苦。”她道出了护理工作的本质。
医疗护理员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其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患者康复质量。这场大赛不仅是一次技能比拼,更成为行业质量建设的“公开课”和“风向标”,有效推动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氛围的形成。
照护升级,温暖千家万户
宏观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微观体验。通过系统培训和制度规范,东莞医疗护理员的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患者和家属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在东莞医疗机构,经过培训的医疗护理员能够更加规范地为卧床老人翻身、叩背,预防压疮和肺炎的发生;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员们不仅关注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还懂得如何给予心理慰藉,让老年人感受到尊重和关怀;在家庭病床服务中,专业医疗护理员的服务让家属从繁重的照护压力中得以缓解,实现了“专业照护进家庭”的便捷服务。
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汇聚起来却是民生保障水平的显著提升。照护升级让“老有所护”在家门口触手可及;人才输血为在莞就业劳动者开辟职业新赛道,缓解行业“用人荒”;服务可及使家庭获得更可靠的健康支持,减轻日常照护重担。
小切口大民生,构建优质服务体系
东莞市建立医疗护理员管理制度体系的意义远不止于解决当前的人才短缺问题,更在于为未来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完善了多层次照护服务体系。医疗护理员作为护士的有效补充,能够承担大量非医疗性的专业照护工作,使护士更能专注于专业技术服务,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二是提升了民生保障水平。通过专业培训和大规模培养,医疗护理员能够提供更规范、更优质的服务,直接提升了老年人和病患群体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广大市民的获得感。
三是开辟了就业新渠道。项目制培训为劳动者提供了新的职业发展路径,特别是为在莞就业人员提供了稳定就业的机会,实现了民生保障与就业促进的双赢。
四是创新了城市治理模式。东莞通过“民生微改革”的小切口,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大问题,体现了城市治理中“精准施策、注重实效”的创新理念。
据了解,下来东莞市将继续扩大医疗护理员培训规模,拓展培训领域,覆盖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等多个方向;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企业与院校合作培养模式;完善线上学习平台,提供24小时不间断学习资源;建立健全医疗护理员职业发展通道和激励机制,让医疗护理员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
东莞正在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精湛、服务规范”的医疗护理员队伍,让“老有颐养、病有良护”的图景在东莞成为现实,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根基。
东莞这座制造业名城,正在通过一项项充满温度的“民生微改革”,诠释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治理理念,托举起千家万户的健康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