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齿轮飞逝,百年前的烽火和升腾的硝烟,今日早已不复存在,百年前的深坑和战壕,今日的高楼大厦见证着直挺的民族脊梁,在这片灯火辉煌、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土地上,每一点一滴都倾注着革命先烈的热血与奉献。
穿行在东纵纪念博物馆中,墙上展示着东江纵队的土枪和木质步枪等手工打造的武器,又看见日军先进的大炮和机枪,不由得暗自吃惊,同时也为革命先烈们抗争到底、永不服输的精神所感动。看着斑驳的轻机枪,眼前逐渐模糊,那是一个黑漆漆的晚上,日伪军600多人悄悄向百花洞村出发,日伪军在暗夜里发出丝丝阴冷的笑,更显得夜静得可怕。第三大队长曾生早已洞悉了日伪军的阴谋诡计,派人到百花洞村周围高地埋伏。次日拂晓,日伪军进至百花洞村,突遭游击队打击,日伪军被包围并困入西大环一带山地,日伪军两次放烟雾弹掩护突围,第三大队和自卫队凭着自制的土枪和步枪,顽强反抗,汗水早已浸湿了衣服,握枪的手心已经滚烫湿滑,但丝毫不敢放松。这场战斗击毙了日伪军50余人。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它代表着中华民族顽强的精神以及永不妥协的坚毅。
夕阳西下,远望天边,那道耀眼的红霞是正照耀着挺起的民族脊梁。虎门炮台海岸边海水翻腾,远处飘来的船只呜呜呜的叫声,正呢喃着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壮举。夕阳欲坠入海中,化作金光粼粼的星光,归巢的鸟儿驮着夕阳回了家。滨海湾成片的花海随风舞动,美不胜收,这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美满和安宁。另一边是硕大的草坪,如同一张巨大的绿色毛毯,草坪上木棉花开的正旺,似阳似火。木棉花飘落在绿油油的毛毯上,变成了这片绿色的点缀,如梦如幻,正中央赫然写着“我爱东莞”的字样,是谁的杰作呢?哦,原来是异地旅友用木棉花摆成的杰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接过前辈的火炬,传承红色精神,向未知的明天——奋斗起航。
作者: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二小学四年级5班王铭轩;指导老师:王伟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