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东纵路·征文征集活动|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 肖晴宇《烽火初心——东江纵队纪念馆瞻仰记》
东莞日报教育频道 2025-08-24 09:48:34

破晓的微光透过云层,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踏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肃穆的一楼展厅内,《东江纵队之歌》的雄壮旋律在空气中震荡:“我们是广东人民的游击队,我们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兄弟,驰骋东江战场,艰苦奋斗英勇杀敌……”电子屏幕上跃动的历史画面,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重现在眼前。

展柜中陈列的武器装备诉说着当年的艰辛。这边是锈迹斑斑的大刀、土制步枪和卷刃的锄头,那边却是闪着寒光的刺刀、轰鸣的战机和重型火炮。在这般悬殊的对比下,“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加大炮”的奇迹,更显得震撼人心。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取得这场看似不可能的胜利?“保家卫国、舍生取义”这八个字,就是最好的答案。这份坚定的信念,即便穿越八十余载时光,依然炽热可感。

馆内每一件文物都镌刻着岁月的印记。那盏煤油灯尤其令人动容:1931年5月第三次反“围剿”时,身负重伤的朱云卿同志就是借着这如豆的灯火,在病榻上用铅笔勾勒作战地图。

突然,防空警报声划破宁静。废墟复原场景中,断壁残垣间的雕塑群像,展板上日军的狰狞面目,无不刺痛着参观者的心——没有先辈的浴血奋战,何来今日的山河无恙?

离开纪念馆时,正午的阳光洒满大地。曾经教科书上的“抗日战争”,此刻变得如此真切而厚重。这份用生命换来的胜利,重得让人眼眶发烫。

眺望窗外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校园里欢笑的学子,这一切都如此珍贵。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不忘初心”是我们对东纵先烈最郑重的承诺。我们将传承这份精神,珍惜当下,勤奋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五年级3班肖晴宇;指导老师: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