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大岭山镇委员会、大岭山镇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星辉映耀岭山红”——美术里的东莞红色记忆专题展活动,并在活动中担任红色讲解员,负责“汗水铸就的奋斗史诗”这一篇章的讲解。
黎老师常常告诉我们:“东莞,是一片孕育革命火种的热土,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红色精神的传承。”当抗日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中国人民终于迎来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东莞人民也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把曾经的战火疮痍变为充满生机的沃土。
曾经的东莞,是一座被红色精神深深浸润的城市。1938年东莞沦陷后,中共东莞党组织迅速组建了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打响了华南敌后抗日的第一枪。抗日战争时期,大岭山成为东江纵队的重要根据地,东江战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东莞人民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毅然为游击队送粮食、传情报、补充兵源……这一切,都彰显了老区人民坚不可摧的意志。东莞本土将军王作尧爷爷曾说:“东莞的每一捧米,都是战士的血;每一寸土,都是百姓的命!”这句话真切地道出了那段岁月中军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情。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东莞从“三来一补”企业起步,逐步成长为全球制造业名城,书写了从农业小县到“世界工厂”的传奇。工人们奋斗的汗水,在流水线上汇成了推动时代前进的滚滚浪潮。虎门从宁静的渔港崛起为闻名世界的服装名城,长安从普通乡村变身现代信息产业重镇——这一切巨变,正是东莞人敢闯敢试、不畏艰难的精神在新时代中的璀璨绽放。
今天的东莞,正以科技重新定义城市的未来。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有“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静立其中,一座座现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而在这繁华景象之中,历史的根脉从未断绝——绿树掩映下的大岭山东江纵队纪念馆、市中心庄严肃穆的榴花抗日纪念碑,犹如镶嵌于城市画卷中的颗颗红色宝石,始终熠熠生辉。
胸前红领巾飘扬的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岭山红”所象征的伟大红色精神,正是东莞最耀眼的精神星光。它照亮了过去的峥嵘岁月,也如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未来的航向,引领我们每一位共产主义接班人,不断向前、向前!
作者:东莞市大岭山镇第一小学五(1)班罗紫熙;指导老师:黎见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