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医保护航 健康到家·百千万‘莞一夏’”基层行收官
东莞+ 2025-08-22 21:07:30

“以前自己去了解政策,经常搞不懂哪些能报销。”在大岭丫村活动现场,刚测完血糖的叶阿姨感慨道。她膝盖疼痛多年,这次不仅现场体验了中医按摩,还通过工作人员指导学会了“粤医保”掌上操作。近日,随着在道滘镇大岭丫村、永庆村举行的“医保护航 健康到家”基层行活动的圆满落幕,这场跨越夏秋两季,持续42天的“医保护航 健康到家·百千万‘莞一夏’”基层行正式收官。该活动深入20个镇街,覆盖39个村(社区)让过万居民在家门口收到了这份特别的“健康礼包”。这其中既有专家义诊,提供搭脉问诊服务,亦有医保骨干现场宣讲政策并解答疑惑,实实在在把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化为零距离的温暖服务。

此次活动是市医保局响应“百千万・莞一夏”暑期公益工程的重要实践。由市医保局牵头,联动市医保协会、各医保分局以及百千万工程的典型村(社区),生动诠释了“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结合“人民在我心中”的党建品牌创建,高效统筹资源,动员基层力量,持续优化基层医保政策宣传,深化“三医协同”改革,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的服务闭环,确保医保服务在基层扎根。

据了解,本次活动聚焦“一老一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灵活就业群体,依托“百千万工程”深化基层服务。首先,通过资源高效统筹,灵活调配市级专家资源,定向投放慢病管理、儿童保健服务包;其次,积极动员广泛基层,通过培训社区工作者成为“医保明白人”,延伸服务触角,更好地传递政策信息;最后,针对不同社区需求定制相应内容。例如,在外来人口聚集区域,提供异地就医报销的相关服务;对于本地老年居民居多的社区,增设粤语专场,便于沟通和理解。这三大举措有效地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切实地感受到医疗保障服务。

“老年人是医保的高频使用群体,慢病用药和住院报销都是他们的刚需。”莞城西隅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坦言,医保团队的下沉工作直击了社区专业能力的短板:一方面,针对居民的参保、门诊定点、慢病门特等疑难问题进行精准解答;另一方面,通过“家门口”的政策解读,让老人们真正享受到实惠。这种“专业力量进社区”的模式,有效地织密了居民与政策之间的信任纽带。

活动期间,各医保分局纷纷亮出各自的“看家本领”。万江医保分局“社区巡演”连续四天深入三个社区,生动详细地为现场群众讲解了门诊特病认定的流程;虎门医保分局在一天内举办了两场针对不同群体的精准服务活动,大宁社区侧重普及医保反欺诈知识,南面社区则聚焦慢病管理,心血管专家现场为居民提供“健康小灶”;樟木头医保分局联合医院、药企和银行,打造“贴心服务联盟”,双管齐下同时设立义诊摊位和服务摊位,为现场群众提供疾病咨询、测血糖、量血压等健康服务,为退休老人提供现场认证服务;横沥分局指导老年人使用“粤医保”进行线上业务办理。

据统计,本场“医保护航 健康到家·百千万‘莞一夏’”基层行活动吸引了260余人参与,超过200人次接受了义诊服务,而政策咨询量达到了160人次。这些扎实的举措不仅有力提升了居民的医疗保障意识,也让东莞医保政策服务在基层进一步落地生根。

随着最后一场活动落幕,这场全民共享的健康“夏”日行动暂时画上句点。但服务的温度与守护的深度正在不断延伸。“政策能否落地生根,关键在于建立常态化、长效的运行机制。”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线上宣传+线下宣讲”的立体服务网络,确保专业和贴心的医保护航服务成为群众身边永不掉线的“健康管家”。

文字:记者 赵浛锐 图片:梁浚锋 视频:梁浚锋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