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死角变“生态花园”,茶山寒溪水村灭蚊有妙招
东莞+ 2025-08-21 18:09:32

为响应市、镇两级虫媒传染病防控部署,茶山镇寒溪水村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核心,打造“一机制、双攻坚、三板斧、四小园、五提升”的“五维联动”防控模式。如今,该村布雷图指数显著下降,“源头控”与“全民治”形成高效联动,并获评镇防蚊灭蚊示范村。

整治前
整治后

荒地闲置地曾是寒溪水村的“蚊虫温床”——垃圾堆积、雨后积水问题突出,成为蚊虫孳生的重要隐患。针对这一痛点,村里创新推行闲置地生态治理,通过硬化地面、规整种植、增设排水系统“三措并举”,将昔日卫生死角改造成“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截至目前,累计改造11处闲置地,总面积超1740平方米,彻底解决“垃圾随风飘、积水招蚊虫”的顽疾。监测数据显示,改造区域蚊虫孳生风险大幅降低。“环境变美了、蚊虫变少了!”村民们对此赞不绝口,小小“四小园”不仅扮靓了村庄,更实现了环境美化与蚊媒孳生地清除的双赢。

除了源头治理,寒溪水村还聚焦“人”的因素,以青少年志愿者为纽带,寒溪水村还构建起“点(青少年)-线(家庭)-面(社区、企业)”紧密结合的立体防控网络。暑期里,村里结合“百千万·莞一夏”活动,发动青少年化身宣传志愿者,走街串巷向村民普及防蚊知识;同时鼓励孩子们担任“家庭卫生监督员”,把防控知识带回家,督促家人落实“翻盆倒罐”清积水等措施,让防控责任落到每一户。

此外,该村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村民小组群、企业员工群里,高频推送的防控短视频和图文指引,让防控信息精准触达目标人群;入户宣教、家庭监督等多渠道联动,持续强化“清积水是根本”的意识,激发居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积水容器的自觉性,真正实现群防群治“全覆盖”。

 

文字:叶可欣 图片:茶山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