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东莞文旅体领域奏响一曲激昂澎湃的交响乐——文化供给侧改革向深向实突破,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新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喜迎全运引领体育强市建设行稳致远。这一幕幕生动实践,有力增强市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东莞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市、体育强市写下浓墨重彩的注脚。
△粤剧《最是女儿香》剧照
文化供给侧改革:
创新驱动,优质资源触手可及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东莞持续深化文化供给侧改革,一系列创新举措如璀璨繁星,照亮市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东莞下足功夫,积极撬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一批新建的城市阅读驿站、绘本馆、班级微书馆、阅读加油站、“我+书房”家庭图书馆、悦读e站,让市民随时随地都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一批新评选出的共享文化空间、全民艺术普及联盟成员,让优质文化资源触手可及。
在创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运营机制方面,取得新成效。“・莞”空间联盟成员增至61家,举办“跟着书香游东莞”系列活动,串联“·莞”空间与城市景观推出5条微旅行线路,“·莞”空间促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入选全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潮流东莞”城市文化品牌在创新的驱动下愈发闪耀。升级“潮流东莞·火柴盒”IP,全市12个“火柴盒”特色营地串珠成链,形成“一营地一IP”湾区周末消费地图;联合广东粤剧院推出首部莞香题材现代粤剧《最是女儿香》,实现“粤剧+莞香”双非遗的匠心融合;原创音乐剧《东莞东》荣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东莞东》青春版接力上线,以沉浸式的创新呈现和低成本的大众路线,让新大众文艺精品人人可享。
针对不同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东莞精准发力,推动分众化、精准化文化供给。依托全市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平台,完善“菜单式”“订单式”“预约式”服务,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开展“走进艺术”东莞市民大讲堂、市民艺术夜校、“四季村晚”文艺村超、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等艺术普及活动。
东莞市第十二届少儿艺术花会、第六届东莞市诗歌大赛、第八届东莞市合唱节等群众文艺品牌赛事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南海卫城墙遗址平面图
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创新,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东莞,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始终不遗余力。今年上半年,成效显著。
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实证东莞作为“粤海第一门户”在明代军事海防体系的重要地位。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扎实推进。东莞坚持进度与质量并重,实行普查数据审查全覆盖、多层审核流程、全流程数据追溯机制,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规范。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东莞第二阶段共777处复查文物和新发现文物的实地调查、数据审核和系统上传工作进度均达到100%,进度居全省首位。
“博学东莞”,同样亮眼。全市各大博物馆推出《莞·藏100(第二季)》《无“纸”境——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中国纸文化展》《瓷里看花——明清外销瓷花卉纹饰艺术展》等66个展览,吸引近360万人次参观,开展活动超150场。鸦片战争博物馆推出重磅大展《林则徐的精神世界》,纪念林则徐诞辰240周年、虎门销烟186周年,擦亮“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城市名片。在第五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中,东莞2个展览入选“陈列展览精品”名单,3家博物馆获得单项奖,可园博物馆入选“广东省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莞邑文化,出新出彩。成功举办“龙腾湾区·潮涌东江”2025年东莞龙舟月系列活动,推出正丫起龙仪式、龙舟民俗文化千人巡游、大湾区(东莞)龙舟邀请赛、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等集游、食、展、演、赛于一体的多元特色体验活动,擦亮东莞龙舟名片。东莞原创国乐实验剧场《可园可源》开启全国巡演。
△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人气火爆
文旅产业:
政策护航,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今年是东莞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年。上半年,东莞迅速落实市旅发大会精神,健全旅游发展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加快东莞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湾区周末IN东莞”活动方案》《东莞市促进乡村酒店(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东莞市支持文旅体产业项目建设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成立市旅游发展工作专班,完善旅游发展顶层设计,为文旅体产业项目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瞄准节假日旅游市场,东莞精心策划开展“进莞来”系列文旅活动。围绕春节元宵、清明、五一、端午等节假日,市镇联动推出文旅体商融合的休闲度假活动和产品,引客入莞。如春节假期以亲友团聚、过冬避寒为主题接好反向旅游流量,清明假期促进踏青旅游、户外运动,五一假期以超级草莓音乐节带动潮流都市休闲游。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3318.5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3%,实现旅游总收入349.38亿元,同比增长19.94%。
创新打造“湾区周末IN东莞”文旅品牌。聚焦吸引周边城市青年、亲子周末游,推出覆盖全年每个周末的特色文旅活动。截至6月底,举办25期共33场次“湾区周末IN东莞”品牌活动,吸引游客约747万人次,带动餐饮、住宿、购物、文旅等消费约14.6亿元。构建起“一镇一品”文旅产品体系,如莞城“东莞记忆”、厚街“工业潮游”、“潮流南城”、“骑乐黄江”、“乐享松山湖”等,让旅游促消费的举措全面落到基层。
文旅体活动的商业链条也在不断延伸,“跟着‘展演节赛’游东莞” 成为新时尚。五一假期期间成功举办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三天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约8万名乐迷入场观看,拉动东莞文旅、餐饮、住宿、交通、商超等相关行业消费约2.8亿元。
△东莞洋溢着喜迎全运的火热氛围
体育强市:
喜迎全运,全城洋溢火热氛围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脚步日益临近。作为赛事重要承办城市之一,东莞将十五运会元素悄然融入城市肌理,以昂扬之姿迎接盛会的到来,让莞邑大地处处洋溢着喜迎全运的火热氛围。
本次盛会,东莞承办十五运会竞体项目篮球(男子成年组五人制)和举重两大焦点赛事,以及残特奥会女子聋人篮球、举重,大众项目三人制聋人篮球等赛事。今年上半年,十五运东莞赛区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东莞赛区5个单项竞赛委员会已实现实体化运作,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东莞篮球中心、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体育馆、石龙中学体育馆4个承办场馆的改造工程均已完工。同时,东莞将十五运元素融入“湾区周末IN东莞”、草莓音乐节、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等品牌活动中,营造浓厚全运氛围。安全保障、风貌提升、城市交通畅顺、城市卫生防疫、志愿者服务等各项工作同步有序推进。
积极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之外,体育莞军加速备战。本届全运会,东莞健儿在20多个大项中斩获决赛资格,涵盖篮球、举重、体操、田径、马术、自行车等项目,充分展现东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多层次多样化体育赛事体系初步构建。成功举办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中国山地自行车联赛(黄江站)、WCBA联赛女篮冠亚军决赛、CBA宏远主场比赛、电子竞技嘉年华、杨官璘中国象棋文化周、2025东莞匹克球文化推广周、2025年“奔跑吧·少年”示范活动(广东站)暨“喜迎十五运·青春跃起来”青少年体育嘉年华等体育赛事,丰富赛事供给。高规格举办东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面向全市青少年设置了近30个竞赛项目;第八届市民运动会暨2025年时尚运动节正式开幕,16个全民健身项目线上线下燃动夏日。推动体育赛事“进商圈、进景区、进街区”,在街头、商圈开展街舞、轮滑、电子竞技、健美健身体验活动等,打造分层级健身场景,吸引市民参与赛事体验,激活消费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