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6日晚,大型原创粤剧《烽火慈萱》在大岭山镇大塘村广场连演两晚,引领观众重温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本次展演活动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大岭山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主办,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承办,大岭山镇大塘村村民委员会协办,被列入全省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要活动清单,旨在通过富有岭南特色的艺术表达,讲好本土红色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通过将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搬上舞台,让观众在艺术的熏陶中,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深刻领悟革命先辈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粤剧《烽火慈萱》以抗日英雄李淑桓的真实事迹为创作蓝本,艺术再现了她深明大义,先后将七个子女送上抗日战场的感人故事。
在那段烽火岁月中,李淑桓以坚定的革命信念,支持东江纵队抗日斗争,被誉为“东江游击队之母”。
大岭山镇对“李淑桓红色故事”进行了系统性挖掘,推动“李淑桓红色故事”立体化传播,这段口耳相传的红色故事最终以“民间文学”门类入选东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全市首个被纳入非遗保护体系的红色文化项目。
舞台上,演员以声传情、以形写神:铿锵唱腔激荡家国大义,飒爽英姿演绎铁血担当,配合沉浸式舞美设计,将观众拉回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此番创新性复排,既保留了粤剧传统韵味,更以现代表达让红色故事直击人心。
演出选址于李淑桓曾经工作生活的大塘村,赋予了活动特殊的意义。观众置身于英雄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更能深刻体会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价值。多位村民表示,剧中母亲送子情节令人泪目,年轻父母则直言要带孩子重温历史。
本次展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深情讴歌英雄事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是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热情的生动实践。这不仅是视听盛宴,更搭建起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让爱国情怀在传承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