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绩全国前列

近日,中国戏曲学院传来喜讯:在万江粤剧戏迷的见证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粤剧演员吴泽铭,以优异表现考取该校戏曲导演专业,为自己的艺术之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从少年时初露锋芒的“小铭”,到被戏迷亲切称呼的“吴老师”,再到如今叩开顶尖戏曲学府的大门,在吴泽铭的成长轨迹中,镌刻着粤剧新生代对传统艺术的执着坚守与大胆突破。

▲粤剧名家倪惠英为吴泽铭辅导
谈及与粤剧的不解之缘,吴泽铭坦言,是“粤剧进校园”项目的锣鼓声为他敲开了这扇艺术之门。
当时,他就读的万江中心小学是东莞“粤剧进校园”项目的首批挂牌学校,校园里的粤剧文化氛围格外浓厚。
恰逢学校粤剧社团招募新成员,吴泽铭主动报名加入。进入社团后,他虚心向老师请教粤剧知识,老师也对他格外关照,安排他排练并演出《春草闯堂之上路》中的胡知县等角色。尽管彼时在台上的表现尚显稚嫩,却让他从此认准了粤剧表演这条路。
为了把粤剧功夫练扎实,吴泽铭在参与学校粤剧社团活动的同时,一头扎进了由东莞粤剧发展中心与莞城文化服务中心联合创办的莞邑红豆少儿粤剧培训基地。在基地两年多的学习中,他通过系统训练扎实巩固了粤剧技艺,熟练掌握了唱、做、念、打等基本舞台表演技巧。

期间,吴泽铭获得了诸多演出机会,屡屡在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其中,在广东省第九届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决赛中,他凭借粤剧折子戏《白龙关》一举斩获“金花十佳”。据悉,该活动堪称省级少儿戏曲界的“奥斯卡”,是展现儿童戏曲演艺才能的重要平台,其奖项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2018年,东莞市文化馆邀请粤剧名家文汝清来莞录制《少儿粤剧》慕课课程,经众人推荐,吴泽铭有幸成为助演者。课上,他与讲师积极互动,帮助观看慕课的学员更直观、通俗地理解粤剧艺术。“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名家,文老师从唱腔、吐字到身段,都给予了我细致的指导。”吴泽铭回忆道,在长达数月的录制过程中,他从文老师身上学到了诸多粤剧表演的精髓,对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也更加坚定了从事专业粤剧表演的信念。


▲伍家辉老师为吴泽铭辅导,后者凭《胡不归之哭坟》获首届粤港澳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金花十佳”
小学毕业后的吴泽铭毅然报考广东粤剧学校(现为广东艺术职业学院粤剧学院),开启了长达六年的粤剧表演学习之旅。
上了艺校后,为了让自己更快进步,从逐字练习发口到踢腿、圆台,他不断练习基本功,就连周末休息时间也不放过,总能在练功房看见他苦练的身影。


“戏台上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吴泽铭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主修小生的他,偏要给自己找“麻烦”,课余时间一头扎进丑生行当的世界里。
“我从来都不挑角色,不在乎是小丑还是小生,只要得到观众认可,我就满意了。”自学期间,吴泽铭不断翻看粤剧丑生行当经典戏宝录像,也虚心向老师请教,逐渐摸索到了粤剧丑生表演的门道。
很快,吴泽铭就迎来了展示机会。2023年末,“金鳌粤韵”万江街道粤剧粤曲精品欣赏晚会在大汾社区文化广场举行。晚会特邀吴泽铭为家乡父老献演粤剧丑生行当的经典戏宝《拉郎配之抢笛》。锣鼓点一响,他摇身变成了活灵活现的董代,与搭档你一言我一语,夸张的表情配上俏皮的台步,把市井小人物的机灵劲儿演得活灵活现。演到兴头上他即兴发挥,甩出几句带着万江乡音的俏皮话,台下顿时炸开了锅,“接地气”的表演风格逗得现场观众捧腹大笑。
同样以丑生应工,相较于传统粤剧,饰演《湖楼》的时阿大对于初出茅庐的吴泽铭则更具挑战性。“非常感谢伍家辉老师为我提供的实践机会。”吴泽铭表示,这出从昆曲移植来的戏,在粤剧舞台上本就少见,要想演出彩,可不是件易事。

在接到演出任务后,吴泽铭丝毫不敢懈怠,他把剧本翻得卷了边,与老师一起对着昆曲录像逐帧研究,时阿大的每一个挑眉、每一声叹息,都被他反复打磨。吴泽铭坦言,就像给昆曲角色穿上粤剧的衣裳,既要合身,又要有粤剧的精气神。

▲薪火相传·莞籍学子粤剧曲艺成果展演现场(图源:莞邑粤韵)
从艺校毕业后,吴泽铭毫不犹豫地回到了东莞。在他看来,粤剧的根在乡土,“舞台不止在聚光灯下,也藏在街头巷尾的私伙局里”。
▲薪火相传·莞籍学子粤剧曲艺成果展演现场(图源:莞邑粤韵)
一回到家乡,渴望到基层锤炼的吴泽铭便加入了东莞粤剧发展中心。恰逢单位正在策划东莞粤剧黄金周演出活动,他便提议召集莞籍学子来一场晚会,把散落在各大专业院团、艺校的莞籍年轻面孔聚到一起,向东莞的家乡父老展示学习成果。


除了搭平台,他更爱往基层曲艺社跑,足迹遍布万江、茶山、寮步等镇街。遇上唱功生涩的社员,他会一句句抠唱腔,手把手教运气行腔的法门;碰上排全剧缺章法的,他就化身“临时导演”,从角色走位到舞台调度,连道具摆放的角度都细细叮嘱。吴泽铭笑着说道:“当年我也是在曲艺社被这样手把手带出来的,现在该轮到我递接力棒了。”


前不久,吴泽铭正式收到了中国戏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在他心里,早已悄悄勾勒起戏曲导演的模样。“导演不只是排戏,更是给传统艺术找新的‘说话方式’。”吴泽铭表示,戏曲导演是架在传统与未来之间的桥,一边要留住粤剧的好“家底”,另一边要敢往新路上闯,让更多人看见这门古老艺术的年轻模样。
如今,吴泽铭即将步入中国戏曲学院的校门,开启新的求学征程。对他而言,这不是终点,而是传承与创新粤剧艺术的新起点。相信他带着对粤剧的赤诚与热爱,带着在基层积累的实践经验,定能在戏曲导演的道路上绽放光彩,让粤剧这颗岭南明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钐,也为更多粤剧新生代树立起坚守与突破的榜样。
编辑:袁锐鑫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