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壮阔版图上,有一支队伍,以长期“孤悬敌后”的决绝姿态,在华南敌后的崇山峻岭、滨海平原间,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这支诞生于烽火、成长于绝境的人民武装,不仅是华南抗战的缩影,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游击力量在绝境中开辟天地、以弱搏强的战略典范。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孤悬”,是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在华南的生动实践。他们深谙“敌强我弱”的态势,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发挥到极致,在方寸之间开辟出广阔的战场。白天,他们是田埂上的农夫、街巷里的商贩,与百姓融为一体;夜晚,他们是山林间的利刃、夜幕下的奇兵,袭扰敌营、破坏交通、传递情报。百姓的屋檐是营房,田间的暗号是密码,大娘的窝窝头是军粮。正是这种鱼水深情,让这支队伍在敌人的“铁壁合围”中总能找到生机,让红色旗帜在敌后持续飘扬。
在广九铁路沿线,他们以“麻雀战”袭扰敌军,用“伏击战”摧毁运输线,让侵略者的“大动脉”时时震颤;在香港沦陷后的“秘密大营救”中,他们于敌伪密布的封锁线下,穿越山海险阻,将数百名爱国人士、文化名人和国际友人安全转移,展现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胆识与担当;他们为全国抗战的整体布局筑牢了华南支点,彰显了敌后游击战的战略价值。
这些闪耀着勇气、智慧与牺牲精神的故事,正是抗战烽火留给后人最珍贵的红色基因。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2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将在东莞市大岭山镇红岭驿站启幕。
历史亲历者——东江纵队港九大队老战士黎洪先生,将与东纵后人一同莅临现场。
岁月长河奔涌不息,英雄史诗永不褪色。当东纵战士的足音在红岭驿站再次响起,那段滚烫的抗战岁月,将穿越时空,化作精神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