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至13日,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东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东狮子会东莞代表处、北京(东莞)科技经济促进会、东莞市华福公益服务中心等多家公益协会及爱心人士,与铜仁市残疾人联合会组成慰问组,深入铜仁市万山区、松桃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困难残疾人家庭送去走访慰问与社会关怀,让融融暖意直抵群众心间。
慰问团以回访为契机深化调研,首站走进万山区龙生社区的莞铜共建·许立民阳光幸福家园中心。实地查看了该服务中心的后续建设、服务、管理和运营情况,走进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内,几位残障人士围坐一桌专注做着手工:指尖翻飞间,毛线勾出精巧花瓣,彩绳编出别致结扣——这些手工作品将转化为工资,为他们增添一份收入。另一侧康复区里,专业器械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俯身耐心指导使用者调整动作,每一个细微的矫正都浸透着用心。慰问组细致察看中心居住环境与配套设施,和负责人细细聊起运营细节:从每日康复课程的周期设置,逐项询问服务提升空间,只为让这里的保障更贴合需求,让困难群众的日子更有奔头、更添幸福感。
走进铜仁市康复医院,“春泥计划”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儿童康复区里,康复师正半蹲身子陪孩子们玩着积木游戏,清脆的笑声像银铃般透过玻璃窗洒满走廊;治疗室中,医生轻柔调整着康复器械角度,为孩子做着细致评估,家长在一旁轻声说着“宝宝加油”,眼神里盛满期盼与信赖。慰问组认真翻阅计划实施记录,向医护人员仔细询问孩子们的康复进展。当目光落在墙上贴满的孩童绘画,听医生笑着说“不少孩子经过训练,已经能稳稳地独立行走了”,大家脸上都漾起欣慰的笑容,你一言我一语地探讨着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让这份“春泥”的滋养更绵长、更有力。
松桃和沿河的入户慰问环节,恰逢细雨绵绵,山路湿滑难行,但慰问组仍然坚持前往村里,每到一户,慰问组成员拉过残疾学生或困难残疾人家庭在校学子的手,在板凳上坐下来拉家常:“孩子最近功课忙不忙?”“看病、上学路上顺不顺?”“家里还有啥揪心事尽管说”……一句句带着温度的询问,让受访家庭慢慢敞开心扉,细细道出生活、医疗、教育上的难处。慰问成员们掏出本子认真记下,也把这些诉求沉甸甸揣进心里,为后续精准帮扶收集最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据了解,此次实地走访共慰问残疾学生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在校学生20人,发放慰问金2万元;接下来,广东狮子会东莞代表处、北京(东莞)科技经济促进会、东莞市华福公益服务中心还将通过转账方式,为180户相关家庭的在校学生发放助学金18万元。
东莞市华福公益服务中心执行会长严万清感慨道:“在沿河陡滩村看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很努力,很受感动,尽管山高路远,家庭困难,还在努力学习拼搏,我觉得这样的帮助很有价值、很有意义,我们将尽力而为,发挥华福公益力量,尽可能帮助更多这样的学子。”
此次活动中,各参与方充分发挥优势,公益协会积极链接资源,以发放慰问金等方式为困难群众解燃眉之急,用实打实的行动践行公益初心,让社会温情在一次次走访、一声声交流中不断传递、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