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打造市场化调解新模式
东莞+ 2025-08-15 17:40:34

“这个市场化调解比打官司快多了,调解员能配合我们时间安排线上处理,不用跑法院,真是太让人省心了!”

近日,在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的指引下,东莞某精密模具公司汪先生与某生物科技公司代表到东莞市商事调解中心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经专职调解员洪沛云主持调解,双方通过线上沟通,仅用了17天便达成了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赢得精密模具公司负责人汪先生的连连赞叹。

纠纷解决了,费用省了,时间也抢回来了。汪先生坦言,以后会向同行大力推荐市场化调解新机制。

东莞产业发展活跃,商事纠纷也随之增多。这位汪先生之所以焦头烂额,源于公司厂房刚被暴雨淹过,生产恢复迫在眉睫,偏偏又遇上一起9万元的买卖合同纠纷又亟待解决。

“要我去打官司?按程序走,少说三五个月,诉讼费也要两千出头,关键是我现在真没时间耗在法庭上!”

就在他一筹莫展无奈向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求助时,法院推荐他采取市场化调解的方式化解纠纷,原本耗时耗力的官司最终变为高效省心的调解协议。

这是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探索市场化调解新机制的一个生动缩影。“很多商事纠纷专业性强,法律关系复杂,打官司周期长、成本高,对企业是负担。”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桥头法庭庭长覃进朋道出了企业的普遍痛点。

如何让企业解纷更高效、更省钱、更便利,是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融入社会治理、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答题”。

早在2024年12月,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桥头法庭便联合东莞市商事调解中心成立了“商和桥”商事调解工作室,引入专业调解力量,共同参与商事纠纷专业化调解工作。今年1-7月,该工作室已成功调解73件商事纠纷。

在纠纷化解初显成效后,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与东莞市贸促会、东莞市商事调解中心于今年8月5日共同签署了框架协议与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在商事纠纷解决领域的合作,并以桥头法庭作为试点单位,率先实行以“有偿+专业+快速”为核心的市场化调解机制。

根据此次签署的框架协议,三方将在深化诉调衔接方面发力,推动建立市场化、专业化调解机制,对于商事、投资、贸易等领域的纠纷,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调解方式解决。

据介绍,市场化调解机制是由具备商事领域专业资质的调解员“接单”,提供“明码标价”的专业服务。调解员可以帮助企业理清账目、分析症结,调解成功才收费,费用按纠纷争议金额比例计算,最高不超过诉讼费的一半,调解不成功则不收费。

在此过程中,若双方达成和解,法院会开辟“绿色通道”,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而针对未能成功调解的案件,法院将及时为其转入诉讼程序。

“为企业提供便捷、降本增效的解纷渠道,是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副院长苏卫东表示,接下来该院将持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引导更多商事纠纷通过市场化调解机制化解,形成开放、高效的商事解纷格局,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

文字:记者 王骁 图片:通讯员 张瑞岚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