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5 16:03:39

凌晨5时,天刚微亮,“城市美容师”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不仅做好日常环境清洁,还对积水处和重点区域开展清理和消杀作业。


“经过这几天全方位、地毯式的灭蚊消杀,我们风险区域的布雷图指数已经控制在5以下,下来还要继续落实防控措施,将虫媒密度控制在安全水平!”定期召开的防蚊工作会议,布置着下来要进行的“防蚊战术”。

早晨,也是蚊子活跃的高峰时段,疾控部门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化身“蚊虫侦探”,通过投放诱蚊诱卵器、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等方法,获取区域内成蚊、幼虫密度等关键数据,为后续防控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来,我们一起把这些枯树拖去路口,三二一,走!”雨后的枯枝树叶间,是蚊虫孳生的“温床”,在一片闲置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镇村党员干部正合力清理一片枯树。
清理完后,众人都汗流浃背、衣服沾满泥土,“但看到清理后的区域变得整洁,再累也值得”,他们擦着脸上的汗珠说道。




屋里屋外翻盆罐、清积水,爬梯上楼除杂物、灭蚊虫......茶山镇集结涵盖市、镇、村、社会力量“四支队伍”的500多支虫媒传染病防控入户工作队,运用“望闻问切”工作法,切断蚊虫孳生链条。




△入户工作队顶着暑气、冒着雨水入户宣传清理
“检查合格就有20斤大米这么好,我也要参加!”看到邻居获派大米,刘阿姨也预约工作人员第二天到家中检查。
茶山镇部分村(社区)创新推行“以证促改、即检即奖”入户工作机制,对检查达标住户派发大米、饼干、花生油等,以“派发+宣传+激励”三管齐下,构建起全民防蚊总动员的防控新局面。




△增埗村、博头村实行“阶梯式奖励计划”,第一轮检查合格后奖励大米一包,第二轮抽检合格后奖励花生油或大米。南社村联合爱心企业华美集团推出“合格证换健康礼”活动。
“发现公园旁边的出租屋楼顶有积水,需要处理!”无人机巡查组的20台无人机,根据规划的48条定制航线,对高层天台、建筑工地等开展“空中巡查”,将隐患区域即刻标记GPS坐标推送所属村(社区)进行“地面联动”,以“技防+人防”的智慧防控模式精准处理“高空蚊患”,助力隐患100%发现。





烈日当空,在住宅小区、出租屋、“三小”场所、工地农田等地,常能看见身穿各色“战袍”的“除蚊卫士”,他们组成“消杀、环境、工程、入户”四支力量,敲门送上“防蚊经”、走街串巷来“找茬”、“地毯式”专业消杀,致力于全覆盖消除蚊子“藏身地”。

△小区“党员楼长”开展防蚊入户宣传


△新就业群体通过“随手帮”机制反映积水隐患




△在工地农田等地开展环境清理、消杀工作
走进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健康副厂长”正通过“资料派发+现场培训+实地巡查”三步法,向企业员工讲清讲透“灭蚊秘籍”。
茶山镇组织100多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和18支“健康副厂长”队伍进企业,实现防控宣传、隐患检查、整改指导“三同步”,为员工健康和安全生产增加“安全锁”。



凭借丰富的医疗经验和专业知识,镇“银龄先锋”志愿服务队在进企入户过程中,及时发现并提出分类管理优化策略,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茶山医院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师清莲带领专业团队,深入企业提供防控指导
“请大家在17点至21点统一点蚊香,一起灭蚊!”下午5点后,是家家户户“齐齐点蚊香”的时间,各村(社区)入户工作队一边递上包括蚊香、驱蚊药膏的灭蚊“爱心包”,一边讲解防蚊要求,还通过微信群、广播等,全面动员村民群众参与群防群控。


夜幕降临,灭蚊行动还在进行中。针对白天外出工作的住户,入户工作队瞄准下班、晚饭时间开展“蹲守”“敲门”行动。
“楼顶平台有很多积水,我去疏通出水口和清扫一下。”手电筒的光束在天台上晃动着,发现的积水蚊患立即被高效处置了。


△在夜色下入户清除积水隐患
“今天我们五个组入户351户,检查各类场所85个,派发爱心包120份,明天还要集中攻坚无法入户和加强对旧围的排查。”一天的排查结束后,大家复盘梳理出需要改进的环节,并制定好明天的工作计划。同时,还不忘在微信群再次倡导群众做到“七天七招”+“1130行动”。


△“白+黑”织就“防控网”
灯光下,忽见雨滴从空中飘落。回家前,这些蚊媒防控的“急先锋”和防汛一线的“排头兵”,再次巡查了老旧危房,倒扣路边易积水的盆罐,清理下水道口的落叶,为群众平安撑起“守护伞”。



夜,别样安静,那些被清理过的角落没有了蚊虫栖息地。“灭蚊先锋”也带着忙碌了一天的倦意进入梦乡。
“好天晒 落雨督(日晒雨淋)”、微信步数一两万步是他们每天工作的常态。他们不怕爬楼梯、也不怕汗打眼,与群众一次次的沟通、与一桶桶积水的较劲,就是执着地筑起一条条看得见的健康防线。
在这防控关键期,病毒不退,我们不退!
从党员带头到全员参与
“灭蚊先锋”在细微之处
彰显了“时时放心不下”的使命担当
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定能守护健康、洁净、无“蚊”扰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