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村一师”全员强“心”集训 线上线下9万人“填空”赋能
东莞广播电视台 2025-08-14 21:01:22

近日,由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东莞市爱莞家公益服务中心主办,海洋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承办的东莞市社区心理咨询师特训营暨岗前培训会圆满落下帷幕。

微信图片_2025-08-10_193434_641.jpg

实战训练筑牢专业根基

活动邀请爱莞家阳光社社长田燕、东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罗剑英、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谭健烽分别讲授《基层服务分色管理机制》《伦理红线与保密例外》《心理科普、评估、服务技能》等课程。

微信图片_2025-08-10_194026_619.jpg

▲实战营主讲人、爱莞家阳光社社长田燕

微信图片_20250814163124.jpg

▲实战营主讲人、东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罗剑英

微信图片_2025-08-10_193345_296.jpg

▲实战营主讲人、广东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谭健烽

课程采用“理论+实战+项目”三位一体的模式,把深奥的性格心理学落地化,受到不少参训学员的点赞:“课程填补基层服务知识空白,让基层服务具象化,培训内容非常落地,可以说是手把手教学。”

微信图片_2025-08-10_193931_280.jpg

▲实战营主讲人田燕与学员互动。

微信图片_2025-08-10_193857_941.jpg

▲实战营主讲人田燕现场答疑。

微信图片_2025-08-10_193926_550.jpg

▲参训学员积极与老师互动。

“这些实操工具就像‘指南针’,让我们知道在基层该‘怎么干’。”还有参训学员在反馈表上如是写。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集中宣誓仪式。全体参训人员共同承诺将充分发挥“一村一师”的主力军作用,以爱为桥,益“心”赋能,用心用情服务基层群众,为推动东莞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东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罗剑英

通过今天的培训,我希望我们的咨询师能有这样两个成长:一是从“有爱心”到“懂分寸”的成长;二是服务方式从“凭热情”到“讲规范”的升级。心理咨询伦理不仅仅是来访者的“安全带”,更是我们咨询师的“防护栏”。

爱莞家阳光社活动总策划黄宇鑫

本次培训的突破在于 ‘三个第一次’:第一次将伦理红线变成可操作的‘决策树’;第一次让危机干预精确到分钟级响应;第一次把基层服务标准化体系化,把公益转化为可持续职业。而比“工具包更珍贵的,是学员们离场时眼里的光——那是一种扎根乡土的安全感。这份安全感,终将转化为上千万东莞乡亲的‘心安’。

佛山心理咨询师代表邹碧枝

“一村一师”服务模式的系统化、标准化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本。田燕老师还公开发布基层服务“避坑指南”——《基层心理服务包》,让驻村咨询师厘清服务边界,对开展基层心理服务具有实操性的指导作用。在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焦点的当下,这种下沉到村(社区)一线的心理服务,能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获得专业支持,特别值得我们借鉴推广。

香港中文大学理学院院士郑文宗

我是第一位签约的心理咨询师。我见证了东莞“一村一师项目从刚开始的一条村直到现在整个东莞市几百条村都成功签约结对。东莞“一村一师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当代心理学在基层的有效落地。作为心理工作者,我希望项目模式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各大省市相继落地, 慧泽每一个中国家庭。

微信图片_20250814173257.jpg

参训人员宣誓。

从“心”出发 东莞推进社心服务体系建设

心理健康是个人幸福、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各地虽已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服务网络,但面对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就近就便”需求,专业力量深入村(社区)层面仍显不足。因此,《东莞市社区“心语”·“一村(社区)一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根据该方案,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一村一师”计划,建立覆盖全市613个村(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目标是到2025年底,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对1名心理咨询师,全市年内开展不少于100场次的心理健康公益宣讲活动,建立起村(社区)结对心理咨询师协调牵引、有关部门联动跟踪、专业团队(专业社工)督导联系、专业机构兜底承接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协同机制。

图片 3.jpg

图片 6.jpg

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650多名心理咨询师志愿加入社区“心语”服务计划,他们正式组成5支心理健康公益服务队,每人每年度将为结对村(社区)提供不少于10人次的免费心理咨询服务,每季度至少安排1次驻点村(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协助跟进回访12345热线转派的心理诉求工单,动态向村(社区)通报重点关注人员信息,参与村(社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而此次参训学员大部分是报名参加100场公益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和“一村一师”两大项目的心理咨询师。

图片 4.jpg

“东莞实施社区‘心语’计划对基层老百姓来说非常有意义,能够加入其中,我感到很开心也很荣幸。”在工作过程中,东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张庆吉关注到不少群众存在心理危机,他表示,接下来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宣讲内容,为市民心理健康撑起 “保护伞”。

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东莞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努力构建覆盖全面、便捷高效、专业规范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广东、幸福广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