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当防蚊成为暑期孩子们的必修课……
东莞+ 2025-08-14 13:42:05

当防蚊成为孩子们的暑期健康必修课,一场覆盖清溪全镇的“健康暑假·无蚊家园”爱国卫生实践活动,撬动9万余名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将防蚊灭蚊工作深度融入学生暑期生活,构建起“教育引导-家庭实践-社会联动”的立体防控网络,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为家庭防蚊的“关键力量”。

创新实践: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以前总觉得防蚊是家里的小事,没想到现在孩子成了‘监督员’,连冰箱接水盘都不放过!”家住清溪镇的李女士笑着展示手机里孩子制作的“防蚊提示卡”。这场由清溪镇教育管理中心发起的爱国卫生实践活动,以“清积水、大扫除、广宣传”三大行动为抓手,将学生转化为家庭防控的“主力军”。

在“清积水”专项行动中,学生们化身“小侦探”,与家长共同排查家庭及周边积水隐患。花盆托盘、闲置容器、废旧轮胎……这些曾被忽视的角落,如今成了孩子们重点“攻克”的对象。“我帮奶奶清理了楼顶的旧水桶,现在那里种上了鲜花,既美观又卫生!”清溪中学初二学生小陈自豪地说。

家庭卫生大扫除则让居家环境焕然一新。学生们动手整理阳台杂物、疏通沟渠、清扫卫生死角,干劲十足。“以前总觉得家里挺干净,现在孩子一指,才发现窗台缝隙、花盆底部都藏着灰尘。”家长王先生感慨道。这场“家庭总动员”不仅改善了环境,更让科学防蚊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方联动:从“单点突破”到“系统作战”

防控工作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学校主导+班级分工+家庭落实”的三级管理体系。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的防控小分队,通过线上会议部署任务、定期跟进,形成了“班主任统筹、学生带动家长、家庭反馈成果”的闭环机制。

“每天晚上,班级群里都会弹出孩子们分享的实践照片和视频。”清溪第三小学班主任张老师展示着手机屏幕,“有的孩子蹲在花坛边倒积水,有的举着自制的防蚊手抄报讲解知识,连爷爷奶奶都跟着学起了‘翻盆倒罐’。”这种“比学赶超”的氛围,让防控工作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在线上,清溪镇教育管理中心通过公众号、班级群推送防蚊科普视频、PPT及操作指南200余条,阅读量超9万次。动态学习反馈机制则通过线上知识测试检验成效,学生参与率达92%。

“以前只知道蚊虫叮咬会痒,现在才知道它们还可能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参加测试的学生小林说,“我教妈妈定期更换水生植物用水,她现在比我还积极!”

家长的反馈同样令人欣喜:“孩子现在每天监督我倒掉花盆底的水。”“以前觉得防蚊喷雾是‘智商税’,现在全家都养成了使用习惯。”这些细微的变化,正是防控意识深入人心的生动写照。

清溪镇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防蚊知识纳入家校共育内容,通过常态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家庭养成科学防蚊习惯。“我们要让‘无蚊家园’从暑期实践变成全年行动,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健康生活的倡导者。”

文字:张喜林 图片:通讯员:清溪宣 编辑:张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