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酷的!我在肇庆农村开“飞机”
肇庆发布 2025-08-14 11:42:42

近日,

在鼎湖区凤凰镇凤梨种植基地,

伴随着旋翼的嗡鸣,

无人机在操作员的精准操控下腾空而起,

轻盈的机身灵巧穿梭,

均匀的雾滴精准喷洒,

短短十分钟便完成片区作物的喷淋作业,

整个作业过程智能又高效。

这,便是农业植保无人机飞行演示的

精彩现场!

 

 

近年来,

肇庆市大力推进“低空经济+农业”,

构建现代农业新范式。

从果园到稻田,再到农业运输,

低空经济与农业的深度融合,

正为这片土地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今天,一起来探究一下!

 

 

低空经济

赋能农业降本增效

 

连日来,

高要区南岸街道马安社区新江二村

一派忙碌的夏种景象。

 

肇丰合作社负责人李永洪致电肇庆市新一心农业有限公司,希望派出飞手为他上午刚种下的秧苗喷洒水剂。收到农户下单,新一心公司技术人员彭志深携带农用无人机,驱车赶到现场。

 

彭志深将调配好的水剂倒进无人机,

随着指尖轻点,无人机沿着设定航线,

精准将其施放田间,

为水稻生产注入科技动能。

 

新一心公司技术人员彭志深:

“农户刚插秧,无人机播撒高度要升高,不然螺旋桨刮起的风会影响到秧苗。”

 

△肇庆市新一心农业公司飞手操作无人机在田间播撒水剂。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摄

 

不到3小时,

李永洪的150余亩水田就完成了播撒工作。

这正是低空经济,

赋能肇庆农业的生动场景之一。

近年来,我市各地亦积极探索低空经济与农业融合场景,如鼎湖区桂皮种植户用无人机在深山运输桂皮,封开县借助无人机将苗木运输上山,广宁县构建无人机低空吊运体系,实现竹苗、肥料等物资的山地定点运输……

 

△农用无人机载重能力强,除了可以植保喷淋外,还可以用于吊装运输,直接化身“空中搬运工”。图源 鼎湖发布

 

农业领域使用无人机,

其优势在于降本增效。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在农作物种植领域,

无人机作业防治效果,

比传统施药机械提高15%至30%。

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

一天可达500亩,

配合移动电源,

开展植保作业范围在200至300公里。

 

广东益信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温超然:

“公司所管理的约200亩无人智慧农场,日常植保全部依靠无人机,施肥喷药只需3个小时左右可完成,而人工作业则要两天。”

 

借助无人机植保,

成本较人工大幅下降。

作为提供无人机植保服务的企业,

新一心公司拥有农业无人机十余台,

每年作业面积5万至6万亩。

公司负责人陈志楷算了一笔账:

无人机植保每亩价格在8至18元,

同样面积请工人的成本起码要100元以上。

相较传统农业,

无人机植保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

 

△农用无人机能应用于多种农事场景。图源 鼎湖发布

 

制定技术规程

保障行业有序发展

 

在肇庆,

“低空经济+农林植保”的应用已然成熟。

目前,

肇庆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77.66万亩,

共有农牧渔企业1800多家、

农民合作社3600多家、家庭农场9900多家,

农业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约64万亩,

预计实施“低空经济+农业”作业面积376万亩、

巡田约77.19万次。

这些成果得益于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推动

“低空经济+农业”模式。

 

据了解,市供销集团天禾公司已利用无人机作业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目前,有两家供销系农服公司入选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

 

△农用无人机能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图源 鼎湖发布

 

近年来,

我市大力建设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

整合农机合作社、

金融服务、农资、农技服务资源,

以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为抓手,

覆盖“耕、种、管、收”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如今,

全市建有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12家,

其中省级4家、市级1家、县级7家。

 

△植保无人飞机。陈彦成 摄

 

日前,由高要区主导起草的《植保无人飞机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获批立项,成为全市首个聚焦“低空经济+智慧农业”的技术标准。

 

该技术规程,

能更好地指导专业化服务组织,

推广应用先进、高效、低毒防控技术,

不断扩大统防统治的覆盖面。

 

高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

“作为技术操作规范,该规程对今后农业生产上使用无人机操作过程产生的纠纷,能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保障植保无人机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农户使用无人机进行航喷。陈彦成 摄

 

政策护航

绘就农业新未来

 

尽管技术进步显著,

低空经济在农业应用中仍面临挑战,

例如土地的碎片化难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田地上的电线杆和网线,

阻碍无人机作业等。

 

 

 

 

 

陈志楷坦言,如今低空经济发展迅猛,一方面涌现大量从事无人机植保公司,价格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机型更新迭代快,收入难以支撑购买机器成本。另外,无人机农业植保一年集中在几个月,平时这些飞手普遍从事挖掘机手等工作。工作强度大,难以长时间留住飞手。“我们期待相关规范出台后,飞手的培养更规范,同时推动本地农田集约化,有助于低空经济发展。”

 

△青年飞手使用无人机进行农业作业。李叶子 摄

 

当前,我市正积极推进无人机

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

在农业监管方面,加大渔业水域巡视、

农村人居环境监测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方面,

开展渔业养殖投喂、散养畜禽防疫示范、

山地果蔬运输服务。

 

同时,依托市供销社植保无人机新型服务团队、新一心公司等农服主体,培育高素质飞手开展飞防作业,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大户提供标准化服务,并利用我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瞄准华农大变量施肥无人机和点射式有序播种无人机,推动节约环保农用无人机在我市的示范应用。

 

低空技术,

让农产品从深山“直飞”市场。

越来越多的政策利好,

也将进一步赋予肇庆无人机行业从业者,

对于未来发展的新期待!

 

来 源:肇庆发布综合自肇庆农业农村、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鼎湖发布、高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