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见闻丨老党员“上岗”防控一线
东莞+ 2025-08-13 16:44:34

烈日当空,蝉鸣聒噪,桥头镇桥头社区的老街巷里热浪滚滚。循着一口熟悉的乡音,只见74岁的老党员陈环清正弯腰查看居民门前盆栽,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花盆底部的积水托盘,动作熟稔而专注。“这点积水啊,就是蚊子的‘大本营’哩!”他一边示范着清理动作,一边像叮嘱自家人般说着,话语里透着自然而然的关切。

在桥头镇,像陈环清这样的“银发先锋”正成为社区虫媒传染病防控的一股温暖而坚实的力量。拥有50年党龄的他,是“银龄荷风”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得知镇里号召社会力量参与防控,他第一时间报了名。连日来,他顶着高温酷暑走街串巷,凭借几十年积累的“老桥头”人脉与亲和力,巧妙化解了不少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走访中,记者跟随陈老深入无物业的老旧小区。他对这里了如指掌,熟门熟路地指出哪些犄角旮旯容易藏污积水,哪户独居老人需要特别关照。“陈叔就像我们自家的长辈,他讲的话,我们听得进,也愿意做。”居民邓阿姨边说边主动清理起自家院子的积水。

从发放宣传单到耐心倾听居民诉求,陈环清总能把专业的防控政策转化成接地气的家常话,将晦涩的虫媒传染病知识巧妙地融入日常闲聊。这让同行的年轻党员小罗深有感触:“陈叔给我们上了一课,防控工作不仅要细致,更要带着温度去做。”

正是这份在桥头生活几十年沉淀下的深厚邻里情谊,让陈环清的宣传工作事半功倍。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志愿者们已共同清理积水点160余处,派发宣传单280份。如今在桥头社区,“人人动手、户户参与”的群防群控氛围日益浓厚。

桥头镇的“银发先锋”们,正充分发挥着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他们将专业术语化作贴心的家常话,把防控知识融入茶余饭后的闲聊,化身成社区里最接地气的防控“宣传员”和“指导员”。他们用几十年积累的信任与温情,织就了一张无形的社区防护网,成为这场防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构成了桥头镇夏日里一道最动人、最温暖的风景线。

文字:记者 袁健斌 图片:桥头供图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