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东莞将迎来一场红色文旅盛事——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物局)、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启动仪式将在大岭山镇大岭村红岭驿站举行。从韶关到惠州,这一广东红色文旅品牌活动已走过两载春秋,此次为何选择在东莞启幕?答案或许就藏在“华南抗日重要根据地”这张熠熠生辉的红色名片里。
▲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东莞是一方红色热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在这里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事迹和不可磨灭的革命精神,27场重要战斗有10场在东莞打响。所创建的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在抗战时期一直是东江纵队各个发展时期的重要活动地,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地至今保存着第三大队大队部、会议室、《大家团结》报社、交通站、粮食加工场、操场、医务所、中山书院、连平联乡办事处等9处文物点,是华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历史风貌最为完整的抗日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
东莞在华南敌后抗战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东莞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牺牲,东莞敌后抗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东莞在华南敌后抗战中的历史地位与影响》一文,较为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总结:
华南敌后抗战的发源地。艰苦卓绝的华南敌后抗战,首先在东江下游的东莞地区兴起。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是华南沦陷后中国共产党在华南组建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东莞榴花阻击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人民武装对日军一次较早的有组织的抵抗。
华南敌后战场的组成地。东莞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华南敌后抗战方针(动员组织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东莞敌后抗战培育了威震南疆的东江纵队(系东江纵队的发祥地、主要活动地区)。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支撑地。东江纵队及东莞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积极创建抗日根据地;东莞抗日根据地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提供重要支撑(包括物力、财力、兵源、情报等方面的支持)。
秘密大营救的协助地。在影响深远的“秘密大营救”中(抢救困留香港的重要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东莞虽然不是营救的必经区域和交通线上的主要据点,但提供了关于营救的大批指战员,秘密招待所、接待站和交通站的工作人员以及营救过程中的情报,不少人还担负着直接行动。
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队合作的见证地。东莞抗日军民结合自身实际,一方面参与抢救国际友人和盟军飞行员,并向盟军提供许多重要的军事情报,为建立和巩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了特殊贡献;另一方面与日军展开通车与反通车的斗争,卡断广九铁路,为牵住日军对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和配合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作出积极贡献……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主台阶
“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季即将在东莞火热启幕,诚邀大家进莞来,开启一场红色之旅,在行走中读懂这座英雄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