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准、更高效!中堂多个村(社区)创新举措防蚊灭蚊
东莞+ 2025-08-08 21:13:16

近期,为切实筑牢虫媒防控屏障,有效降低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中堂镇多个村(社区)结合实际,创新举措,从细节改善到科技手段赋能,打出一套虫媒防控“组合拳”,让防控工作更精准、更高效。

一村村:为村物业“修房顶、装隔热层”

中堂镇一村村聚焦楼顶积水这一蚊虫孳生隐患点,主动为部分村物业“修房顶、装隔热层”。

以中麻路35号综合楼为例,该楼栋建成时间较长,楼顶面积约600平方米,因年久出现漏水问题,不仅影响商户正常使用,积水更易成为蚊虫孳生地。

一村村了解情况后,当即聘请专业补漏公司,投入35000元对楼面进行全面补漏,从源头解决漏水导致的积水问题。补漏完成后,又追加43650元为其中485平方米区域安装隔热层,既减少了楼顶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冷凝水积水,也为商户改善了楼顶环境。

一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对周边楼栋进行维修补漏工程,进一步筑牢虫媒防线的同时,还能优化营商环境,为“百千万工程”助力。

江南社区:为媒防控装上“智慧眼睛”

江南社区通过“科技赋能”让虫媒防控效率显著提升。作为持续深化数字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近日,江南社区完成了社区及周边区域的三维地图更新工作,新版三维地图不仅在清晰度、精度上大幅提升,覆盖范围也进一步扩大,背街小巷、楼栋分布、绿化带等关键区域均实现全面可视化,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眼睛”。

虫媒防控工作中,这双“智慧眼睛”迅速发挥作用,且展现出较大优势。针对当前基孔肯雅热、登革热传播风险,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三维地图精准锁定可能存在积水隐患的位置,如楼顶、平台、天井、花盆、闲置空地等,提前标注后组织消杀队伍按图巡查、逐点排查。

“以前靠人工地毯式巡查,容易遗漏死角,效率也不高。现在通过三维地图,我们可以提前标注疑似积水点,一一核实,实现科学巡查。”江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科技手段的加入让发现问题的精准度和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目前2-3天可更新一次社区最新的三维影像,而社区还将无人机和三维地图结合起来,通过三维地图快速锁定+无人机高空巡查,推动防蚊灭蚊工作精细化、智能化开展。

值得关注的是,在江南社区,除了现阶段的虫媒防控之外,三维地图也将为防汛排查、环境整治、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扩展的支撑平台。随着“科技+基层治理”融合的不断深化,江南社区将继续探索数字化在城市微单元治理中的实践路径。

潢涌村:组织宣传小队开展多形式科普

8月7日,潢涌村在街心公园及沿街区域开展“防蚊灭蚊防控虫媒传染病”主题爱国卫生宣传活动,通过多形式科普引导,凝聚全村“防蚊灭蚊”共识,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活动共派发驱蚊液、蚊香等防蚊物资约300余份,同时向居民派发《健康倡议书》。

活动现场,潢涌村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宣传小队,围绕“虫媒防控”主题,分区域开展针对性宣传。在街心公园设置的宣传展区内,多块图文并茂的展板吸引了村民驻足。在互动问答摊位前,气氛热烈。志愿者结合展板内容设计趣味问答,参与活动的村民们积极抢答,答对者获赠驱蚊水、蚊香等实用物资。

此外,宣传小队还兵分多路,向沿街商铺、市场档位派发《健康倡议书》,耐心叮嘱商户定期清理店铺内外积水、保持环境整洁,并提醒商户做好个人防护。活动让村民与商户更好地掌握了蚊媒防控知识,进一步推动“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的理念落地生根。潢涌村将持续加强日常巡查与长效宣传,引导全村共同参与环境整治,从源头切断虫媒传染病传播链,保障村民健康安全。

文字:李健武 图片:中堂供图 编辑: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