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军旗猎猎,见证过他们戎装在身的坚守;岁月流转间,更映照着他们褪下军装后的担当。从田垄到社区,从创业场到服务岗,“退役不褪色” 是刻进骨子里的信念。寮步镇融媒体中心联合镇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推出系列报道《退役不褪色・先锋志》,走进这些奋斗者,读懂军魂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致敬,永不褪色的赤诚。



在缪边社区的街头巷尾,常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的身影。他曾是保家卫国的战士,如今是扎根基层的 “勤务员”。退役军人、缪边社区党总支委员刘浩海,用军人的坚韧与赤诚,在社区治理、民生服务、项目攻坚的一线践行 “为人民服务” 的誓言,完美诠释了 “退伍不褪色” 的深刻内涵。让我们一起走近刘浩海,聆听他的故事。
从军营到社区
把 “执行命令” 变成 “磨透民心”
1993年入伍的刘浩海,骨子里刻着军人的硬朗。但2021年回到缪边社区工作时,他却发现:基层不是 “枪指到哪里打到哪里” 的战场,而是需要 “慢慢磨” 的民心阵地。
“部队任务明确,基层千头万绪。” 刘浩海回忆转型初期的挑战 —— 村民的诉求五花八门,政策的宣讲需要掰开揉碎,邻里矛盾得耐着性子调解。他跟着社区前辈挨家串户,学沟通技巧、记民情百态,把部队里的 “服从命令”,悄悄转化成了 “读懂民心” 的耐心。

“在部队,都是执行命令任务,比较单调,枪指到哪里打到哪里。但是回来之后,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很多基层村民的工作要做扎实,要慢慢去磨,自己慢慢跟前辈去问,去学经验,要靠前辈来慢慢教,看看怎么样跟他们去做工作。”刘浩海表示。
用军人魄力啃下 “硬骨头”
让发展红利落地
2023年,广东明科机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机床制造扩建项目、东莞市毅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AI技术生产制造项目这两个市级重点项目,成了刘浩海的 “攻坚战场”。
“村民不理解,觉得项目可能影响生活。” 面对抵触情绪,他带着社区干部开启 “地毯式走访”:白天解答疑问,晚上到村民家唠家常,讲透 “企业入驻能带动就业” 的民生账。

▲毅豪智慧城市AI 技术生产制造项目效果图
缪边社区党总支委员 刘浩海:解决问题主要还是要从思想层面入手,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了解并理解当下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社会趋势,认可社会进步的必要性。不能让大家仍停留在旧有思想中,要鼓励他们走出去看看其他地方环境提升的成果,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如此,后续工作会更好开展。

▲广东明科机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机床制造扩建项目
最终,项目投票通过率超80%,顺利落地。刘浩海说,军人就得啃硬骨头,只要是为村民好,磨破嘴皮也值 。
情系 “小事”
把 “军民鱼水情” 种进社区土壤
早上刚到社区,刘浩海便召集社区工作人员开会,就近期虫媒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社区查看自建房建设安全情况。检查过程中,遇到社区道路两边的餐厅周边环境卫生整治不到位,他又停下脚步,就如何搞好社区环境卫生与商户进行沟通交流。

“住得舒服,日子才叫有奔头。” 他常对同事说,改善人居环境不能只靠 “整治”,更要靠 “引导”。带头整治社区环境卫生,组织志愿者清理死角、规范垃圾分类,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他做的事不算惊天动地,却件件暖到村民心坎里。今年的“八一”建军节前,刘浩海带着慰问品来到社区退役军人家中,与他们唠家常,忆往昔。“民生无小事” 是刘浩海常挂在嘴边的话。

缪边社区党总支委员 刘浩海:我们是退役军人,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天职。军民鱼水情,跟村民做好工作,大家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才能建设好一个和谐幸福的缪边社区。


如今的缪边社区,新项目机器轰鸣,巷道干净整洁,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刘浩海仍像在部队时一样,步履从容、眼神坚定。他用行动证明,军装可以脱下,但军人的担当与赤诚,永远是照亮基层的光。而这束光,也正温暖着更多人,让 “退伍不褪色” 的精神在新时代的基层沃土上,生生不息。
采写:蔡益彬、周雪平、叶灿权